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残余应力传统检测方法 | 第17-21页 |
1.2.1 有损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2.2 无损检测方法 | 第18-21页 |
1.2.3 传统方法的特点和弊端 | 第21页 |
1.3 金属磁记忆技术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1-2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焊接残余应力的磁记忆检测机理 | 第24-31页 |
2.1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与分布 | 第24-25页 |
2.2 磁机械效应 | 第25-29页 |
2.2.1 磁学基础 | 第25-27页 |
2.2.2 磁致伸缩和磁弹性效应 | 第27-29页 |
2.3 金属磁记忆检测机理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焊接残余应力与磁信号关系研究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X射线法精度及磁记忆法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38页 |
3.2.1 X射线衍射仪的精度标定 | 第31-34页 |
3.2.2 打磨及电解抛光对磁信号检测的影响 | 第34-38页 |
3.3 焊接试件磁信号与残余应力关系 | 第38-43页 |
3.3.1 实验对象 | 第38页 |
3.3.2 实验方案 | 第38-39页 |
3.3.3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3.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43页 |
3.3.5 结论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试件应力改变时的磁信号变化情况分析 | 第45-62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无焊缝弓形试件不同载荷强度下磁信号变化规律 | 第45-53页 |
4.2.1 实验装置和对象 | 第45-46页 |
4.2.2 实验方案 | 第46-47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52页 |
4.2.5 结论 | 第52-53页 |
4.3 弓形焊接试件在不同载荷下磁信号变化规律 | 第53-60页 |
4.3.1 实验装置及对象 | 第53页 |
4.3.2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4.3.3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4.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7-60页 |
4.3.5 结论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磁记忆技术在快速评价焊接残余应力的应用 | 第62-79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磁记忆技术在评价热处理消除应力效果的应用 | 第62-73页 |
5.2.1 测点微小深度变化对残余应力测量的影响 | 第63-66页 |
5.2.2 磁记忆技术对焊后热处理残余应力消除效果评价 | 第66-73页 |
5.3 磁记忆技术对管道焊接残余应力检测的应用 | 第73-78页 |
5.3.1 检测装置及对象 | 第74页 |
5.3.2 检测方案 | 第74-75页 |
5.3.3 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5-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