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界定与功能定位 | 第13-22页 |
2.1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界定与特征 | 第13-15页 |
2.1.1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2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特征 | 第14-15页 |
2.2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与相关概念的厘析 | 第15-17页 |
2.2.1 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与民事再审程序 | 第15-16页 |
2.2.2 申请再审与民事申诉 | 第16页 |
2.2.3 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与再审审理程序 | 第16-17页 |
2.3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功能定位 | 第17-22页 |
2.3.1 判决确定与有错必究的博弈 | 第17-19页 |
2.3.2 权利保护与滥用诉权的博弈 | 第19-22页 |
第3章 民事申请再审审查程序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3页 |
3.1 受理再审申请的部门不明确 | 第22-23页 |
3.2 再审申请的审查期限形同虚设 | 第23-25页 |
3.3 申请再审审查标准混乱 | 第25-28页 |
3.3.1 审查再审申请的现有标准不一 | 第25-26页 |
3.3.2 再审事由的认定影响审查标准的高低 | 第26-27页 |
3.3.3 再审审查标准与改判标准的混同 | 第27-28页 |
3.4 审查程序不透明 | 第28-29页 |
3.5 审查模式不统一 | 第29页 |
3.6 审查阶段调解主体与效力不明 | 第29-31页 |
3.7 申请再审免诉讼费致使滥诉现象频生 | 第31-33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申请审查程序的若干建议 | 第33-42页 |
4.1 确定正确的审查原则 | 第33-35页 |
4.1.1 有限原则 | 第33-34页 |
4.1.2 程序法定原则 | 第34-35页 |
4.1.3 审查公开原则 | 第35页 |
4.2 规范和完善申请再审审查制度 | 第35-39页 |
4.2.1 明确申请再审受理部门 | 第36页 |
4.2.2 明确再审事由审查主体 | 第36-37页 |
4.2.3 明确再审审查方式和具体化审查规则 | 第37-38页 |
4.2.4 规范审查期限计算 | 第38-39页 |
4.3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 第39-42页 |
4.3.1 强化再审申请的诉讼指导制度 | 第39页 |
4.3.2 建立申请再审案件预收费制度 | 第39-40页 |
4.3.3 畅通诉讼与调解的衔接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