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电子认证机构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电子认证机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一、电子认证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16-17页 |
二、电子认证机构的定义及特征 | 第17-19页 |
三、电子认证机构的设立方式 | 第19-21页 |
四、电子认证机构的法理分析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电子认证机构的发展状况 | 第24-26页 |
一、国外电子认证机构的发展状况 | 第24页 |
二、我国电子认证机构的发展状况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问题的分析 | 第26-41页 |
第一节 电子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概述 | 第26-30页 |
一、国内外对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立法概况 | 第26-29页 |
二、电子认证机构与在线当事人的民事责任概述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电子认证机构的违约责任分析 | 第30-35页 |
一、对电子认证机构违约归责原则的分析 | 第30-32页 |
二、对电子认证机构损害赔偿范围的分析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电子认证机构的侵权责任分析 | 第35-38页 |
一、电子认证机构对信赖方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35-37页 |
二、电子认证机构在侵权损害中适用归责原则 | 第37-38页 |
三、电子认证机构侵权赔偿范围的确定 | 第38页 |
第四节 电子认证机构的免责事由 | 第38-41页 |
一、不可抗力 | 第39页 |
二、证书持有人的过错 | 第39-40页 |
三、免责条款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电子认证机构行政责任问题分析 | 第41-51页 |
第一节 电子认证机构的行政责任概述 | 第41-43页 |
一、电子认证机构行政责任的产生背景及概念 | 第41页 |
二、我国对电子认证机构行政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电子认证机构承担行政责任的违法行为 | 第43-47页 |
一、电子认证机构在税收中的行政违法行为 | 第43-44页 |
二、电子认证活动中侵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行政违法行为 | 第44-46页 |
三、电子认证知识产权中的行政违法行为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电子认证机构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 | 第47-51页 |
一、电子认证税收中的处罚方式 | 第47-48页 |
二、电子认证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政处罚方式 | 第48-49页 |
三、电子认证中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行政处罚方式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问题分析 | 第51-58页 |
第一节 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概述 | 第51-52页 |
一、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的产生背景及概念 | 第51页 |
二、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电子认证机构犯罪的主要特征 | 第52-54页 |
一、犯罪的高智能性 | 第52-53页 |
二、犯罪的隐蔽性强 | 第53-54页 |
三、犯罪的危害性大 | 第54页 |
第三节 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的犯罪类型 | 第54-58页 |
一、盗用商户电子商务身份证行骗的犯罪 | 第55页 |
二、电子认证诈骗的犯罪 | 第55页 |
三、虚假认证的犯罪 | 第55-57页 |
四、侵犯电子商务秘密的犯罪 | 第57页 |
五、电子认证机构逃税的犯罪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我国电子认证机构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58-66页 |
第一节 我国电子认证机构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58-61页 |
一、我国关于电子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具体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二、现行税收制度在电子认证中存在的缺陷 | 第58-60页 |
三、我国电子认证机构刑事责任的立法缺失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电子认证机构法律责任制度 | 第61-66页 |
一、适当限定电子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 | 第61-62页 |
二、建立赔偿责任准备金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 | 第62页 |
三、借鉴美国的建议信赖限度制度 | 第62-63页 |
四、规范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