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历史第11-14页
        1.2.2 人脸识别主要方法第14-15页
    1.3 深度学习及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8-20页
2 人工神经网络第20-34页
    2.1 感知器第21-25页
        2.1.1 感知器的结构第21-22页
        2.1.2 批量梯度下降算法第22-25页
    2.2 多层神经网络第25-30页
        2.2.1 多层神经网络的结构第25-26页
        2.2.2 反向传播算法第26-30页
    2.3 深度神经网络第30-33页
        2.3.1 多层神经网络的局限性第31页
        2.3.2 深度神经网络的常见结构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第34-50页
    3.1 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技术第35-37页
        3.1.1 局部感受域第35-36页
        3.1.2 权值共享第36页
        3.1.3 池化采样第36-37页
    3.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37-43页
        3.2.1 卷积层第38-39页
        3.2.2 池化采样层第39-41页
        3.2.3 全连接层与输出层第41-43页
    3.3 激活函数和正则化方法的讨论第43-49页
        3.3.1 激活函数的讨论第44-48页
        3.3.2 正则化方法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基于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方法第50-66页
    4.1 多尺度池化采样第50-55页
        4.1.1 常见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不足第50-52页
        4.1.2 多尺度池化采样的具体方法第52-55页
        4.1.3 多尺度池化的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势第55页
    4.2 多层特征表达的全连接层第55-57页
    4.3 整体网络结构第57-60页
    4.4 网络的初始化和训练方法第60-64页
        4.4.1 网络权值的初始化第61-63页
        4.4.2 网络的训练方法第63-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第66-82页
    5.1 CMU-PIE人脸数据集第66-67页
    5.2 Caffe深度学习框架第67-68页
    5.3 最优网络参数的验证实验第68-72页
        5.3.1 激活函数的选择第69-71页
        5.3.2 Dropout概率值的选择第71-72页
    5.4 MPCNN网络结构的性能研究第72-78页
        5.4.1 多尺度池化的有效性第73-76页
        5.4.2 多层特征表达的全连接层的有效性第76-78页
    5.5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第78-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供销公司物流一体化管理研究
下一篇:J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