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基于GridLAB-D和Matlab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配网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页
    1.3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基础理论第10-16页
        1.3.1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第10-13页
            1.3.1.1 元件可靠性相关参数第11页
            1.3.1.2 负荷点可靠性指标第11页
            1.3.1.3 系统可靠性指标第11-13页
        1.3.2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第13-16页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与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相关研究第18-32页
    2.1 分布式电源分类及特点综述第18-19页
    2.2 风力发电及功率控制模型的建立第19-23页
        2.2.1 风速模型的建立第19页
        2.2.2 风机传递函数模型第19-21页
        2.2.3 风机功率控制模型第21-23页
            2.2.3.1 风机有功控制模型第21-22页
            2.2.3.2 风机无功控制模型第22-23页
    2.3 光伏发电及功率控制模型的建立第23-28页
        2.3.1 光伏发电模型第23-26页
            2.3.1.1 光伏电池板模型第23-25页
            2.3.1.2 平面辐射模型第25页
            2.3.1.3 不同朝向电池板接收辐射光照度模型第25-26页
        2.3.2 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模型第26-28页
    2.4 DG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2.4.1 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连接方式第28页
        2.4.2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方式第28-29页
        2.4.3 分布式电源存在的运行方式第29-30页
        2.4.4 DG在配电网中的等效电源模型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基于Grid LAB-D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第32-45页
    3.1 Grid LAB-D软件介绍第32-33页
    3.2 软件模块介绍第33-39页
    3.3 软件功能介绍第39-41页
    3.4 可靠性评估分析计算第41-44页
        3.4.1 算例仿真第41-43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验证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基于区域编码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第45-58页
    4.1 配电网分区原则的基本概念第45-49页
        4.1.1 配网分区结构的相关定义第46-47页
        4.1.2 馈线分区的编码规则第47-49页
    4.2 FMEA表的建立第49-52页
        4.2.1 故障区域划分第49-50页
        4.2.2 故障区域的判别方法第50-51页
        4.2.3 FMEA表的形成第51-52页
    4.3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流程第52-54页
        4.3.1 元件可靠性模型第52页
        4.3.2 元件状态持续时间抽样第52-53页
        4.3.3 评估流程第53-54页
    4.4 算例仿真第54-57页
        4.4.1 评估系统的原始数据第54-56页
        4.4.2 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含DG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第58-67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计及DG的配电网故障区域分析第58-61页
        5.2.1 配网故障影响区域划分第59-60页
        5.2.2 故障影响区域查找算法第60-61页
    5.3 含DG的配网系统可靠性评估流程第61-63页
        5.3.1 时间轴比较同步抽样第61-63页
    5.4 仿真算例第63-66页
        5.4.1 算例结构与参数第63-65页
        5.4.2 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总结第67页
    6.2 论文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脑外源组胺抑制斑马鱼脊髓损伤后修复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酒酿面包面团发酵过程及其面包烘焙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