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纳米载体的研究现状和分类 | 第8-10页 |
1.1.1 纳米载体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1.2 纳米载体的分类 | 第9-10页 |
1.2 聚合物胶束的靶向性 | 第10-11页 |
1.2.1 被动靶向 | 第10-11页 |
1.2.2 主动靶向 | 第11页 |
1.3 聚合物胶束 | 第11-12页 |
1.3.1 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及性质 | 第11页 |
1.3.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1.4 光动力治疗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1 光动力治疗的概念 | 第12-13页 |
1.4.2 光动力治疗的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5 光敏剂的分类 | 第13-14页 |
1.6 光敏分子氟硼二吡咯(BODIPY)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7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1.7.1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14-15页 |
1.7.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2.1.2 实验仪器及溶剂处理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5页 |
2.2.1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 | 第18-20页 |
2.2.2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单线态氧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3 细胞培养 | 第21-24页 |
2.2.4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细胞内吞 | 第24页 |
2.2.5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光动力治疗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3页 |
3.1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体系的构建 | 第25-34页 |
3.1.1 负载光敏剂的嵌段聚合物结构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25-30页 |
3.1.2 聚合物的凝胶排阻色谱表征 | 第30-31页 |
3.1.3 嵌段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1-33页 |
3.1.4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TEM和DLS表征 | 第33-34页 |
3.2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紫外吸收的研究 | 第34-35页 |
3.3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产单线态氧的研究 | 第35-36页 |
3.4 甘露糖受体介导下的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细胞摄取研究 | 第36-38页 |
3.5 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细胞水平上的光动力疗效的研究 | 第38-40页 |
3.6 甘露糖修饰的负载光敏剂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与研究 | 第40-43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主要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