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古包绳索结构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1.2.2 田野调查法 | 第11-12页 |
1.2.3 归纳总结法 | 第12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1.3.1 绳编艺术 | 第12-14页 |
1.3.2 线、绳的发展演变 | 第14-15页 |
1.3.3 蒙古包的由来 | 第15-16页 |
1.3.4 蒙古包上的绳结 | 第16-17页 |
2 蒙古包产生前的各类建筑上的绳索体系 | 第17-26页 |
2.1 窝棚类 | 第17-20页 |
2.1.1 陶必格日 | 第17页 |
2.1.2 刺猬窝棚 | 第17页 |
2.1.3 插孔窝棚 | 第17-18页 |
2.1.4 车额吉格日 | 第18-19页 |
2.1.5 崩崩房 | 第19-20页 |
2.1.6 柳条庵子 | 第20页 |
2.1.7 哈纳窝棚 | 第20页 |
2.2 帐篷类 | 第20-23页 |
2.2.1 焦德嘎尔 | 第21-22页 |
2.2.2 小方帐 | 第22页 |
2.2.3 恰恰日 | 第22-23页 |
2.2.4 阿萨尔 | 第23页 |
2.3 雏形蒙古包 | 第23-26页 |
2.3.1 哈特古日 | 第23-24页 |
2.3.2 哈纳图格日 | 第24-25页 |
2.3.3 白 | 第25-26页 |
3 蒙古包各部件与绳索的连接体系 | 第26-50页 |
3.1 绳索与架木体系 | 第26-33页 |
3.1.1 套脑的穿缀结构 | 第26-30页 |
3.1.2 乌尼的穿缀结构 | 第30-31页 |
3.1.3 哈纳的穿缀结构 | 第31-32页 |
3.1.4 木门的绳索连接结构 | 第32-33页 |
3.1.5 巴根与柱的绳索连接结构 | 第33页 |
3.2 绳索与苫毡体系 | 第33-37页 |
3.3 绳索体系 | 第37-50页 |
3.3.1 绳索的基本分类 | 第37-40页 |
3.3.2 绳索的结构体系 | 第40-47页 |
3.3.3 绳索的作用 | 第47-50页 |
4 蒙古包绳结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 第50-58页 |
4.1 架木体系中绳索的材料及构造 | 第51-53页 |
4.1.1 套脑穿缀绳索 | 第51页 |
4.1.2 哈纳穿缀绳索 | 第51-52页 |
4.1.3 乌尼穿缀绳索 | 第52页 |
4.1.4 木门穿缀绳索 | 第52-53页 |
4.2 苫毡体系中绳索的材料与构造 | 第53-58页 |
4.2.1 幪毡 | 第53-54页 |
4.2.2 顶饰 | 第54-55页 |
4.2.3 顶棚 | 第55页 |
4.2.4 围毡 | 第55-56页 |
4.2.5 毡门和门头毡 | 第56页 |
4.2.6 帘子 | 第56页 |
4.2.7 制作压边绳的步骤 | 第56-58页 |
5 蒙古包营造中的绳索 | 第58-71页 |
5.1 蒙古包搭建过程中的绳索 | 第58-68页 |
5.1.1 蒙古包搭建的普遍模式 | 第58-61页 |
5.1.2 不同种类蒙古包搭建中绳索的使用 | 第61-63页 |
5.1.3 冷季暖季搭建蒙古包的不同 | 第63-64页 |
5.1.4 搭建蒙古包易错的捆法 | 第64-68页 |
5.2 蒙古包拆卸中的绳索 | 第68-71页 |
6 结语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