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公民道德观与成人教育概念厘定 | 第19-28页 |
2.1 公民道德观与成人教育 | 第19-21页 |
2.1.1 公民与公民道德观 | 第19-21页 |
2.1.2 公民道德教育与成人教育 | 第21页 |
2.2 公民道德观的价值诉求 | 第21-23页 |
2.2.1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21-22页 |
2.2.2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22-23页 |
2.3 公民道德的主要内容 | 第23-28页 |
2.3.1 社会公德 | 第23-25页 |
2.3.2 家庭美德 | 第25-26页 |
2.3.3 职业道德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的问题调查与成因分析 | 第28-48页 |
3.1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的积极方面 | 第28-36页 |
3.1.1 爱岗敬业的职业观 | 第29-30页 |
3.1.2 诚信守序的诚信观 | 第30-32页 |
3.1.3 见义勇为的公德观 | 第32-34页 |
3.1.4 环保意识强 | 第34-36页 |
3.2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存在的问题 | 第36-43页 |
3.2.1 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 第36-37页 |
3.2.2 道德认识有待提高 | 第37-39页 |
3.2.3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距离 | 第39-43页 |
3.3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问题成因分析 | 第43-48页 |
3.3.1 社会不良风气干扰 | 第43-44页 |
3.3.2 成教道德教育缺失 | 第44-45页 |
3.3.3 学生主体意识淡漠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问题的伦理对策 | 第48-56页 |
4.1 政府:营造良好道德环境,完善道德教育机制 | 第48-51页 |
4.1.1 构建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 | 第48-49页 |
4.1.2 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 第49-50页 |
4.1.3 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管理机制 | 第50页 |
4.1.4 强化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4.2 学校: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模式 | 第51-54页 |
4.2.1 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情感式教育模式 | 第51-52页 |
4.2.2 重视实践的教育理念,实现实践化教育模式 | 第52-53页 |
4.2.3 强调主体的教育理念,贯彻主体性教育模式 | 第53页 |
4.2.4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开展生活化教育模式 | 第53-54页 |
4.3 学生:重视身体力行,加强自我“反省” | 第54-56页 |
4.3.1 加强自我“反省” | 第54-55页 |
4.3.2 发扬“慎独”精神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成教大学生公民道德观实证调查问卷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