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第14页 |
1.2.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点 | 第14-15页 |
1.2.4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1.2.5 现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分析 | 第16-18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0-38页 |
2.1 现阶段高校教室照明控制现状 | 第20-21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6页 |
2.2.1 下位机系统的设计 | 第23-24页 |
2.2.2 上位机系统的设计 | 第24-25页 |
2.2.3 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25页 |
2.2.4 LED照明系统的设计 | 第25-26页 |
2.3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6-27页 |
2.4 基于神经网络的照明设计方法 | 第27-37页 |
2.4.1 神经网络理论 | 第27-30页 |
2.4.2 BP神经网络 | 第30-32页 |
2.4.3 BP神经网络的仿真实验 | 第32-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8-58页 |
3.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38-42页 |
3.1.1 AT89S52单片机简介 | 第38-39页 |
3.1.2 引脚功能 | 第39-41页 |
3.1.3 存储器组织 | 第41-42页 |
3.2 AT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 第42-44页 |
3.3 数据采集单元的设计 | 第44-52页 |
3.3.1 照度探测模块电路 | 第44-48页 |
3.3.2 人体红外探测模块电路 | 第48-51页 |
3.3.3 传感器的布置 | 第51-52页 |
3.4 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52-56页 |
3.4.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第52-53页 |
3.4.2 电力线载波模块的选择 | 第53-55页 |
3.4.3 通信接口设计 | 第55-56页 |
3.5 继电器模块的设计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58-70页 |
4.1 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58-61页 |
4.1.1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第58-60页 |
4.1.2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第60-61页 |
4.2 数据采集设计的实现 | 第61-69页 |
4.2.1 逻辑关系 | 第61-63页 |
4.2.2 照度探测模块 | 第63-66页 |
4.2.3 人体红外探测模块 | 第66-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上位机管理系统设计 | 第70-78页 |
5.1 上位机管理系统的通讯实现 | 第70-72页 |
5.2 上位机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 第72-75页 |
5.3 上位机通信程序的设计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