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表面积介孔氧化铝的制备与表征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介孔氧化铝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1.2.1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机理 | 第10-12页 |
| 1.2.2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 1.2.3 介孔氧化铝的改性研究 | 第14-16页 |
| 1.2.4 介孔氧化铝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2.1 试验原料设备 | 第18页 |
| 2.1.1 试验原料 | 第18页 |
| 2.1.2 试验设备 | 第18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 2.3 表征方法 | 第19-24页 |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 | 第19页 |
| 2.3.2 原位红外光谱测试 | 第19页 |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19页 |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19页 |
| 2.3.5 N_2吸附-脱附测试 | 第19-24页 |
| 第3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64页 |
| 3.1 pH值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24-33页 |
| 3.2 反应温度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33-38页 |
| 3.3 洗涤方式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38-42页 |
| 3.4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 第42-47页 |
| 3.5 有机物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47-54页 |
| 3.5.1 PEG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47-52页 |
| 3.5.2 EDTA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52-54页 |
| 3.6 元素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54-64页 |
| 3.6.1 非金属元素Si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54-61页 |
| 3.6.2 稀土元素La改性介孔氧化铝的研究 | 第61-64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