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进行以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为重点的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6页 |
(一) 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 第12页 |
(二) 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 第12-13页 |
(三) 是新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举措 | 第13页 |
(四) 是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13-14页 |
(五) 是新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 | 第14-15页 |
(六) 是促进高中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二、提高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的政治课教学方法的特质 | 第16-19页 |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第16页 |
(二) 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 第16-17页 |
(三) 鼓励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 第17页 |
(四) 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结合 | 第17页 |
(五) 强调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 第17-19页 |
三、政治课传统教学方法中提高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存在的缺陷 | 第19-24页 |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自主性欠缺 | 第19-20页 |
(二) 缺乏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沟通合作能力薄弱 | 第20-21页 |
(三)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判断分析能力不强 | 第21-22页 |
(四) 缺少质疑,学生创新能力低 | 第22-24页 |
四、提高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的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第24-31页 |
(一)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第24-25页 |
(二) 强化合作学习,提高沟通合作能力 | 第25-27页 |
(三) 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判断分析能力 | 第27-28页 |
(四)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 第28-31页 |
五、结语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