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4页 |
2.1.1 P2P网络借贷 | 第19-22页 |
2.1.2 财务风险 | 第22-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财务危机预警理论 | 第24-25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页 |
2.2.3 平台理论 | 第25-26页 |
2.3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第26-29页 |
2.3.1 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第26-27页 |
2.3.2 人工智能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第27-29页 |
3 P2P网络借贷发展概况及财务风险分析 | 第29-45页 |
3.1 P2P网络借贷发展概况 | 第29-36页 |
3.1.1 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3.1.2 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 第30-36页 |
3.2 P2P网络借贷主要风险 | 第36-38页 |
3.2.1 主要风险分类 | 第36-37页 |
3.2.2 主要风险成因 | 第37-38页 |
3.3 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分析 | 第38-45页 |
3.3.1 资本风险 | 第38-40页 |
3.3.2 流动性风险 | 第40-42页 |
3.3.3 盈利性风险 | 第42-43页 |
3.3.4 资产质量风险 | 第43-45页 |
4 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 第45-54页 |
4.1 基于CAMEL评价体系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 第45-48页 |
4.1.1 指标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4.1.2 具体指标选取 | 第46-48页 |
4.2 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综合值度量 | 第48-50页 |
4.2.1 财务风险度量方法选择 | 第49页 |
4.2.2 基于因子分析的财务风险综合值计算 | 第49-50页 |
4.3 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 | 第50-54页 |
4.3.1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选择 | 第50页 |
4.3.2 SVM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 第50-54页 |
5 实证分析 | 第54-68页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4页 |
5.2 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等级划分 | 第54-60页 |
5.2.1 因子提取和方程构建 | 第54-58页 |
5.2.2 综合值计算及等级划分 | 第58-60页 |
5.3 基于SVM模型的财务风险预警 | 第60-68页 |
5.3.1 训练集建立模型 | 第60页 |
5.3.2 基于不同核函数的预警模型结果对比 | 第60-66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68-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8-70页 |
6.2.1 强化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 第68-69页 |
6.2.2 建立P2P网络借贷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 第69页 |
6.2.3 建立P2P网络借贷数据统计监测机制 | 第69-70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