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2页 |
| Abstract | 第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1.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与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高效节能电火花线切割电源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1.2.1 国外节能电火花线切割脉冲电源研究 | 第15页 |
| 1.2.2 国内节能电火花线切割脉冲电源研究 | 第15-19页 |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线切割脉冲电源的需求分析与关键技术 | 第21-33页 |
| 2.1 能耗性需求 | 第21-23页 |
| 2.2 功能性需求 | 第23-27页 |
| 2.2.1 人机交互功能需求 | 第24-25页 |
| 2.2.2 加工控制与保护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 2.2.3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第26-27页 |
| 2.3 节能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 第27-32页 |
| 2.3.1 基于DDS技术的变脉冲周期梳型波生成功能 | 第27-28页 |
| 2.3.2 自动均流技术 | 第28-30页 |
| 2.3.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30-31页 |
| 2.3.4 间隙检测技术 | 第31-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3-45页 |
| 3.1 主控与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第33-35页 |
| 3.1.1 基于ARM的最小系统搭建 | 第33-34页 |
| 3.1.2 基于CH452的人际交互系统 | 第34-35页 |
| 3.2 加工脉冲生成与电流自均衡系统设计 | 第35-37页 |
| 3.2.1 梳形脉冲跟随电路设计 | 第35页 |
| 3.2.2 并联电流自均衡系统设计 | 第35-37页 |
| 3.3 双反馈间隙检测系统设计 | 第37-43页 |
| 3.4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53页 |
| 4.1 无阻脉冲电源数据结构设计 | 第45-48页 |
| 4.1.1 电源系统状态机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 4.1.2 ADC采样数据循环队列结构 | 第46-48页 |
| 4.2 无阻脉冲电源关键算法设计 | 第48-52页 |
| 4.2.1 基于DDS的梳形锯齿波生成算法设计 | 第48-50页 |
| 4.2.2 间隙识别模块ADC过采样与滤波算法设计 | 第50-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3-75页 |
| 5.1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选型 | 第54-55页 |
| 5.2 嵌入式系统移植与配置 | 第55-58页 |
| 5.2.1 FreeRTOS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55-56页 |
| 5.2.2 FreeRTOS的优化配置 | 第56-58页 |
| 5.3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软件应用层设计 | 第58-73页 |
| 5.3.0 任务划分及优先级设置原则 | 第58-63页 |
| 5.3.1 人机交互系统 | 第63-65页 |
| 5.3.2 加工控制与保护系统 | 第65-69页 |
| 5.3.3 通信与数据存储系统 | 第69-73页 |
| 5.4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73-7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6章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调试与实验分析 | 第75-87页 |
| 6.1 节能脉冲电源软硬件联合调试 | 第75-80页 |
| 6.1.1 主控板软硬件联合调试 | 第76-77页 |
| 6.1.2 驱动板软硬件联合调试 | 第77-80页 |
| 6.2 电火花电源控制系统工艺试验及分析 | 第80-85页 |
| 6.2.1 加工波形数据分析 | 第80-83页 |
| 6.2.2 加工效率数据分析 | 第83-85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