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论文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课题的提出第11-13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内外新城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外交通枢纽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国内外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框架与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3 论文框架第19-20页
        1.4.4 主要研究方法第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21-33页
    2.1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的相关概念第21-25页
        2.1.1 新城的概念第21页
        2.1.2 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区域范围界定第21-22页
        2.1.3 城市设计的概念第22-24页
        2.1.4 整合的概念第24-25页
        2.1.5 城市设计整合的概念第25页
    2.2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5-32页
        2.2.1 "新城"规划理论第25-27页
        2.2.2 "TOD"理论第27-29页
        2.2.3 "点—轴线"系统理论第29-30页
        2.2.4 "触媒"理论第30页
        2.2.5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理论第30-31页
        2.2.6 "紧凑城市"理论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33-46页
    3.1 交通枢纽与新城的建设第33-41页
        3.1.1 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第33-35页
        3.1.2 交通枢纽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第35-38页
        3.1.3 交通枢纽与新城的发展第38-39页
        3.1.4 既有交通枢纽空间现状问题第39-41页
    3.2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空间整合的必然性第41-43页
        3.2.1 城市边缘区域开发的无序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第41-42页
        3.2.2 实现高效交通换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第42页
        3.2.3 现代人的行为促使功能空间多样化第42页
        3.2.4 提高空间使用率对多复合空间的要求第42-43页
        3.2.5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整合的需要第43页
    3.3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优势第43-45页
        3.3.1 交通换乘效率提高,增强可达性第43-44页
        3.3.2 多维度拓展城市空间,创造空间资源第44页
        3.3.3 节约土地资源,空间利用率提高第44页
        3.3.4 促进城市整体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第46-67页
    4.1 巴黎拉·德方斯城市设计第46-49页
        4.1.1 巴黎拉·德方斯新区简介第46页
        4.1.2 城市空间布局第46-47页
        4.1.3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特色第47-49页
    4.2 日本新宿站城市设计第49-53页
        4.2.1 新宿中央商务区简介第49页
        4.2.2 城市空间布局第49-50页
        4.2.3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特色第50-53页
    4.3 深圳福田枢纽站城市设计第53-58页
        4.3.1 深圳福田中心区简介第53-54页
        4.3.2 城市空间布局第54页
        4.3.3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特色第54-58页
    4.4 深圳北站商务区城市设计第58-62页
        4.4.1 深圳火车北站商务核心区简介第58-59页
        4.4.2 城市空间布局第59-60页
        4.4.3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特色第60-62页
    4.5 杭州东站商务区城市设计第62-65页
        4.5.1 杭州东站商务区项目简介第62页
        4.5.2 城市空间布局第62-63页
        4.5.3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特色第63-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空间要素整合第67-97页
    5.1 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空间要素的构成第67页
    5.2 城市交通体系第67-75页
        5.2.1 城市道路交通第67-69页
        5.2.2 停车空间的组织与整合第69-70页
        5.2.3 步行系统第70-74页
        5.2.4 城市交通体系整合模式第74-75页
    5.3 土地使用体系第75-79页
        5.3.1 土地高强度开发第76页
        5.3.2 土地功能复合化第76-78页
        5.3.3 立体化的综合开发第78-79页
    5.4 集散空间体系第79-87页
        5.4.1 集散广场第79-81页
        5.4.2 中庭第81-82页
        5.4.3 疏散通道第82-85页
        5.4.4 出入口第85-87页
        5.4.5 集散空间体系整合模式第87页
    5.5 城市景观体系第87-96页
        5.5.1 景观绿地空间第87-90页
        5.5.2 城市建筑形态与组合第90-94页
        5.5.3 标识系统第94-96页
        5.5.4 城市景观体系导向性的整合模式第96页
    5.6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策略第97-126页
    6.1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城市设计整合原则第97-99页
        6.1.1 一体化原则第97-98页
        6.1.2 功能综合性原则第98页
        6.1.3 空间紧凑性原则第98页
        6.1.4 交通可达性原则第98-99页
        6.1.5 生态整合原则第99页
    6.2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地段级城市设计整合策略第99-109页
        6.2.1 建筑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策略第99-104页
        6.2.2 空间形式的整合策略第104-106页
        6.2.3 相邻建筑的整合策略第106-109页
    6.3 新城中心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分区级城市设计整合策略第109-125页
        6.3.1 城市空间的组织第110-112页
        6.3.2 复合紧凑的"功能-空间"发展策略第112-117页
        6.3.3 "枢纽-地标建筑"策略第117-119页
        6.3.4 "枢纽-步行系统-公共空间节点"策略第119-123页
        6.3.5 "公共空间-景观绿化"策略第123-125页
    6.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7章 结语与展望第126-128页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26页
    7.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126-127页
    7.3 展望第127-12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公司企业员工培训的探究
下一篇:重载铁路连续梁挂篮悬臂施工受力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