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第13-18页 |
2.1 价值链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2.2 价值链的分类 | 第14-15页 |
2.3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 第15-16页 |
2.4 农业产业价值链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3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 第18-2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3.3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构成及比较优势分析 | 第21-35页 |
1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构成 | 第21-22页 |
2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主要增值环节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2.1 苗种环节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2.2 养殖环节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2.3 销售环节发展现状 | 第26页 |
2.4 加工环节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2.5 产业组织形式 | 第27-28页 |
3 广西罗非鱼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第28-34页 |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价值传递研究 | 第35-47页 |
1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主要增值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第35-43页 |
1.1 调查方法、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 第3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1.3 苗种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第37-38页 |
1.4 养殖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第38-40页 |
1.5 销售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第40-42页 |
1.6 加工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 第42-43页 |
2 广西罗非鱼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效果分析 | 第43-46页 |
2.1 苗种场-罗非鱼标粗-成鱼养殖场-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路径 | 第43-44页 |
2.2 苗种场-罗非鱼标粗-成鱼养殖场-批发商-加工厂-出口路径 | 第44页 |
2.3 苗种场-罗非鱼标粗-成鱼养殖场-加工厂-出口路径 | 第44-4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罗非鱼国内消费对价值链的影响研究 | 第47-53页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48页 |
2 调查结果 | 第48-52页 |
2.1 消费者对罗非鱼的喜爱程度 | 第48-50页 |
2.2 罗非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 第50-51页 |
2.3 罗非鱼消费者的入均消费水平 | 第51页 |
2.4 消费者对加工及品牌罗非鱼的支付意愿 | 第51-5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2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2.1 注重良种推广和管理 | 第54页 |
2.2 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 第54-55页 |
2.3 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市场销售管理 | 第55页 |
2.4 引导罗非鱼国内消费,开拓国内市场 | 第55-56页 |
2.5 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优化产业经营模式 | 第56页 |
2.6 完善罗非鱼产业链信息建设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Ⅰ 罗非鱼苗种单位社会状况调查表 | 第61-67页 |
附录Ⅱ 非鱼养殖单位社会状况调查表 | 第67-73页 |
附录Ⅲ 非鱼销售单位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 | 第73-79页 |
附录Ⅳ 非鱼加工单位社会状况调查表 | 第79-83页 |
附录Ⅴ 罗非鱼消费者调查表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及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