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衍生品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3-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一、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二、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一、运用衍生品套期保值的动机研究 | 第22-23页 |
二、运用衍生品套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文献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衍生品市场及企业运用状况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我国衍生品市场现状 | 第26-28页 |
一、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现状 | 第26-27页 |
二、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8-31页 |
一、我国企业运用商品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28-30页 |
二、我国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衍生品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我国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的相对数量有限 | 第31页 |
二、我国企业运用的衍生工具种类少 | 第31-32页 |
三、我国企业运用衍生工具的操作水平和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3-44页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33-38页 |
一、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33页 |
二、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33-35页 |
三、风险管理理论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企业价值理论 | 第38-40页 |
一、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理论 | 第38页 |
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的企业价值理论 | 第38-39页 |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模型的企业价值理论 | 第39页 |
四、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理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相关理论 | 第40-44页 |
一、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无关论 | 第40页 |
二、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相关论 | 第40-44页 |
第五章 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9页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一、样本选择 | 第44-45页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5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45-47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二、研究模型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变量的选择 | 第47-50页 |
一、被解释变量 | 第47-48页 |
二、解释变量 | 第48-49页 |
三、控制变量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3页 |
一、衍生品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第五节 回归分析 | 第53-59页 |
一、假设一的检验 | 第53-54页 |
二、假设二的检验 | 第54-56页 |
三、假设三的检验 | 第56-5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 第59-6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衍生品的运用较少 | 第59页 |
二、上市公司衍生品运用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 第59页 |
三、衍生品避险规模与企业价值成正比 | 第59页 |
四、衍生品避险优于其他避险方式 | 第5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9-61页 |
一、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60页 |
二、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60-61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61-62页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