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第一章 棉花脂肪酸合成过程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 植物脂肪酸的分类 | 第11-13页 |
1.1 植物脂肪酸的种类 | 第11-12页 |
1.2 植物脂肪酸的功能 | 第12-13页 |
2 植物脂肪酸的合成 | 第13-15页 |
2.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 第13-14页 |
2.2 三酰甘油的合成 | 第14-15页 |
3 植物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3.1 从头合成的关键基因 | 第15页 |
3.2 TAG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植物脂肪酸去饱和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 植物脂肪酸的脱饱和作用 | 第17页 |
1.1 脂肪酸的第一步脱饱和 | 第17页 |
1.2 脂肪酸的进一步脱饱和 | 第17页 |
2 脂肪酸脱饱和酶的分类 | 第17-18页 |
3 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3.1 硬脂酰-ACP脱饱和酶(SAD) | 第18页 |
3.2 油酸脱氢酶(FAD2) | 第18-19页 |
4 脂肪酸组分改良的价值 | 第19-20页 |
4.1 营养和食用品质 | 第19页 |
4.2 工业价值 | 第19-20页 |
5 植物基因组测序 | 第20-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5-63页 |
第三章 棉花LPA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组织表达分析 | 第25-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1.1 材料 | 第25页 |
1.2 棉花总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1.3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26-27页 |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1.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 | 第27-28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8-33页 |
2.1 棉花LPAT家族基因的发掘与分类 | 第28-30页 |
2.2 雷蒙德氏棉LPAT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2.3 棉花LPAT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棉花硬脂酰ACP脱氢酶(SA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分析 | 第35-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5-41页 |
1.1 材料 | 第35页 |
1.2 实验引物 | 第35-37页 |
1.3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1.4 RNA的提取 | 第38页 |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39页 |
1.6 基因家族成员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39页 |
1.7 PCR扩增及检测 | 第39-41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2.1 雷蒙德氏棉中SAD基因的鉴定结果 | 第41-43页 |
2.2 SAD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及分类 | 第43页 |
2.3 棉花SAD基因的同源分子进化 | 第43-45页 |
2.4 棉花SAD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2.5 SAD2和SAD4基因组序列的克隆 | 第46-47页 |
2.6 关联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3.1 SAD基因家族的分类和表达特征 | 第48-49页 |
3.2 棉花SAD4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棉花脂肪酸脱饱和酶( FA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 第51-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3页 |
1.1 材料 | 第51-52页 |
1.2 FAD基因家族成员识别、亚细胞定位预测和基因结构分析 | 第52-53页 |
1.3 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53页 |
1.4 RNA的提取及cDNA链的合成 | 第53页 |
1.5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 | 第53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53-60页 |
2.1 棉花FAD基因的鉴定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55页 |
2.2 棉花和其它油料作物以及拟南芥中的脂肪酸脱饱和酶的比较 | 第55-57页 |
2.3 棉花FAD基因分类和的结构分析 | 第57页 |
2.4 棉花FAD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2.5 高油和低油棉花材料中FAD19的表达分析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全文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