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旅游危机和旅游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5页 |
1 前言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21页 |
·Delphi法 | 第21-22页 |
·问卷调查 | 第22页 |
·数理统计分析法 | 第22-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50页 |
·旅游危机理论综述 | 第23-35页 |
·旅游危机的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旅游危机的维度研究 | 第25-28页 |
·旅游危机的相关研究 | 第28-34页 |
·恐怖主义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 第34-35页 |
·旅游购买决策理论综述 | 第35-39页 |
·旅游购买决策的概念界定 | 第35-36页 |
·旅游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6-39页 |
·感知风险理论综述 | 第39-50页 |
·感知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39-40页 |
·感知风险的维度研究 | 第40-45页 |
·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47页 |
·感知风险与购买决策的关系研究 | 第47-50页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50-68页 |
·研究构思与假设 | 第50-59页 |
·研究构思 | 第50-53页 |
·变量定义 | 第53-57页 |
·假设提出 | 第57-59页 |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第59-63页 |
·问卷设计 | 第59页 |
·变量测量 | 第59-61页 |
·专家咨询 | 第61-63页 |
·问卷前测 | 第63-68页 |
·前测数据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前测的分析结果 | 第64-68页 |
4 统计分析 | 第68-87页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68-70页 |
·数据收集方法 | 第6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8-7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70-73页 |
·样本描述 | 第70-71页 |
·数据描述 | 第71-73页 |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估 | 第73-87页 |
·危机性质 | 第74-75页 |
·危机强度 | 第75-77页 |
·危机持续时间 | 第77-78页 |
·危机生命周期 | 第78-79页 |
·心理风险 | 第79-81页 |
·财务风险 | 第81-82页 |
·身体风险 | 第82-83页 |
·时间风险 | 第83-84页 |
·设备风险 | 第84-85页 |
·旅游购买意愿 | 第85-87页 |
5 假设检验 | 第87-117页 |
·相关分析 | 第87-88页 |
·旅游危机事件因素和感知风险的相关分析 | 第87页 |
·感知风险和旅游意愿的相关分析 | 第87-88页 |
·旅游危机事件和旅游意愿的相关分析 | 第88页 |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检验 | 第88-100页 |
·结构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89-90页 |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和修正 | 第90-95页 |
·模型的二次修改和确定 | 第95-98页 |
·研究假设检验的结果 | 第98-100页 |
·中介效用检验 | 第100-102页 |
·方差分析 | 第102-117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7-130页 |
·研究结论 | 第117-122页 |
·旅游危机事件的维度 | 第117-118页 |
·感知风险的维度 | 第118页 |
·感知风险与旅游购买决策的关系 | 第118-119页 |
·旅游危机事件与感知风险、购买决策的关系 | 第119-121页 |
·旅游者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研究的实践启示 | 第122-128页 |
·路径一:多种路径控制旅游危机强度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路径二:运用沟通策略缓解心理风险的感知 | 第124-126页 |
·路径三:全方位体系构建强化旅游购买意愿 | 第126-128页 |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128-130页 |
·研究局限 | 第128-129页 |
·研究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140-14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