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2.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不确定性会计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履约中合约会计理论 | 第18页 |
2.1.3 全面收益理论 | 第18-19页 |
2.1.4 风险价值理论 | 第19页 |
2.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与要求 | 第19-20页 |
2.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0-23页 |
2.3.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 第20-21页 |
2.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表内披露 | 第21-22页 |
2.3.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表外披露 | 第22-23页 |
第3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则的比较 | 第23-27页 |
3.1 国际FASB与IASB准则 | 第23-24页 |
3.2 中国的会计准则 | 第24-25页 |
3.3 国际规定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4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案例 | 第27-35页 |
4.1 工商银行筒介 | 第27-28页 |
4.2 中国工商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情况 | 第28-32页 |
4.2.1 披露的内容 | 第28-30页 |
4.2.2 披露的形式 | 第30页 |
4.2.3 披露的说明 | 第30-32页 |
4.3 光大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第32-33页 |
4.3.1 光大银行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情况 | 第32页 |
4.3.2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披露 | 第32-33页 |
4.4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4.4.1 信息披露不足 | 第33页 |
4.4.2 公允价值披露的信息不规范 | 第33-34页 |
4.4.3 风险管理的披露不规范 | 第34-35页 |
第5章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35-37页 |
5.1.1 样本选取及资料来源 | 第35页 |
5.1.2 变量选择 | 第35-37页 |
5.1.3 模型设立 | 第37页 |
5.2 中国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5.2.1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描述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5.2.2 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5.2.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第6章 完善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6.1 准则规范方面的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6.2 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实践方面的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