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政府引导基金运行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框架第17-18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政府引导基金相关概述第19-23页
    2.1 政府引导基金的定义第19页
    2.2 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与意义第19-20页
        2.2.1 汇集社会资本,为全国高新科技产业中小企业注入生机第19页
        2.2.2 引导投资方向,填补市场空白第19-20页
        2.2.3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自主创新第20页
        2.2.4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第20页
    2.3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历史第20-23页
        2.3.1 初期摸索阶段(2002-2006 年)第20-21页
        2.3.2 试点阶段 (2006-2008 年)第21页
        2.3.3 全面规范化运作阶段(2009-2013)第21页
        2.3.4 全面爆发(2014 年-至今)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第23-37页
    3.1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情况第23-25页
    3.2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区域分布第25-26页
    3.3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第26-29页
        3.3.1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第26页
        3.3.2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组织形式第26-28页
        3.3.3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资本来源第28-29页
    3.4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第29-31页
        3.4.1 直接管理模式第29-30页
        3.4.2 委托管理模式第30-31页
    3.5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模式第31-32页
        3.5.1 参股投资模式第31-32页
        3.5.2 跟进投资模式第32页
        3.5.3 融资担保模式第32页
    3.6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的退出模式第32-33页
        3.6.1 参股投资的退出模式第32页
        3.6.2 跟进投资的退出模式第32-33页
        3.6.3 私募二级市场退出第33页
    3.7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3.7.1 基金规模偏小,资金渠道狭窄第33-34页
        3.7.2 运行效率和市场化水平低第34-35页
        3.7.3 政府与GP利益冲突第35-37页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案例分析第37-61页
    4.1 基金设立分析与评述第37-49页
        4.1.1 设立背景第37页
        4.1.2 政府出资人主体形式第37页
        4.1.3 组织形式第37-38页
        4.1.4 组织结构第38-43页
        4.1.5 存续期第43-44页
        4.1.6 基金募资第44-46页
        4.1.7 募集优惠第46页
        4.1.8 资金使用计划第46-47页
        4.1.9 投资方向和计划第47-49页
    4.2 基金管理分析与评述第49-56页
        4.2.1 引导基金管理公司第49-50页
        4.2.2 引导基金管理公司职能第50页
        4.2.3 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团队选择第50-51页
        4.2.4 合作方式第51-52页
        4.2.5 管理公司决策第52-54页
        4.2.6 解散和清算第54页
        4.2.7 管理费用第54页
        4.2.8 运营预期第54-56页
    4.3 长江产业基金特点分析第56-60页
        4.3.1 分期设立母基金,基金结构化设计第56-57页
        4.3.2 400 亿充当劣后资金第57页
        4.3.3 混合所有制管理公司第57-58页
        4.3.4 高度市场化运作第58-60页
    4.4 潜在问题第60-61页
第五章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建议和趋势展望第61-64页
    5.1 发展建议第61-62页
        5.1.1 基金定位明确,权责分明第61页
        5.1.2 扩大募资渠道第61-62页
        5.1.3 坚持市场化运作第62页
    5.2 未来趋势第62-64页
        5.2.1 规模越来越大第62-63页
        5.2.2 资源配置趋于均衡第63页
        5.2.3 投后管理制度逐渐完善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的国际经验及其在中国的创新实践
下一篇:中国企业海外油气资产并购过程中的估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