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少年儿童组织与活动论文

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6-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6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6-8页
        一、理论意义第6-7页
        二、实践意义第7-8页
第二章 已有研究回顾第8-13页
    第一节 少先队辅导员职业定位与专业化研究第8-9页
    第二节 身份认同研究第9-10页
    第三节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第10-11页
    第四节 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研究第11-13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13-18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一、少先队辅导员第13页
        二、职业身份认同第13-14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4-15页
        一、身份认同理论第14页
        二、职业专业化理论第14-15页
        三、建构主义理论第15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5-18页
        一、研究流程第15页
        二、研究内容第15-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页
        四、访谈过程与访谈样本信息第16-18页
第四章 研究的主要结果第18-30页
    第一节 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现状第18-22页
        一、少先队辅导员对独有工作范畴的认同第18-19页
        二、少先队辅导员对专业价值观的认同第19-21页
        三、少先队辅导员对特有的素质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认同第21-22页
    第二节 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第22-30页
        一、建构过程第22-27页
        二、多元主体互动中的少先队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第27-3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30-34页
    第一节 总结第30-31页
        一、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度高第30页
        二、少先队辅导员对进一步发展辅导员专业化寄予希望第30-31页
        三、认同度高的原因分析第31页
    第二节 提高少先队辅导员职业身份认同的建议第31-32页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附录1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联专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
下一篇:对旁观者是否道德的多元话语分析--以中学生校园暴力旁观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