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森林公园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5.1 城郊森林公园研究 | 第17-19页 |
1.5.2 森林公园评价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1.1 森林公园 | 第23-26页 |
2.1.2 城郊森林公园 | 第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2.1 森林生态学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页 |
2.2.3 森林美学理论 | 第27页 |
2.2.4 近自然造林 | 第27-28页 |
2.2.5 系统工程理论 | 第28-29页 |
3. 评价指标确定 | 第29-49页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9页 |
3.2 评价指标选取、标准的研究 | 第29-49页 |
3.2.1 生态建设 | 第32-36页 |
3.2.2 生态服务 | 第36-39页 |
3.2.3 设施建设 | 第39-46页 |
3.2.4 综合管理 | 第46-49页 |
4. 指标权重 | 第49-71页 |
4.1 层次结构体系模型建立 | 第49-52页 |
4.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2-53页 |
4.3 计算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53-62页 |
4.4 对指标因子权重评价 | 第62-69页 |
4.5 等级评定 | 第69-71页 |
5. 江苏省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评价 | 第71-84页 |
5.1 江苏省森林公园发展现状 | 第71-73页 |
5.2 江苏三台山森林公园基本情况 | 第73页 |
5.3 森林资源调查 | 第73-76页 |
5.3.1 研究方法 | 第73-74页 |
5.3.2 调查过程 | 第74-76页 |
5.4 江苏三台山建设定性评价分析 | 第76-78页 |
5.4.1 生态建设评价 | 第76-77页 |
5.4.2 生态服务评价 | 第77页 |
5.4.3 设施建设评价 | 第77-78页 |
5.4.4 综合管理评价 | 第78页 |
5.5 江苏三台山森林公园建设定量评价 | 第78-80页 |
5.6 江苏三台山森林公园优劣势分析 | 第80-82页 |
5.6.1 特色及优势 | 第80-81页 |
5.6.2 不利因素 | 第81-82页 |
5.7 发展策略 | 第82-84页 |
6. 讨论、创新点与结论 | 第84-87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创新点 | 第85页 |
6.3 讨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90-91页 |
附件:相关图表 | 第91-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