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前景--以浙江CZ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就业与失业 | 第10-11页 |
2.就业能力 | 第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五)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1.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创新点 | 第15页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研究法方法 | 第16页 |
(七)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职业能力本位理论 | 第16页 |
2.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理论 | 第16-18页 |
二、浙江CZ职业技术学院国贸专业就业情况调查 | 第18-26页 |
(一)浙江CZ职业技术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 第18-20页 |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 | 第20-26页 |
1.岗位及能力需求 | 第21-22页 |
2.证书需求 | 第22-23页 |
3.欠缺的知识与能力 | 第23页 |
4.素质需求指标的符合度情况 | 第23-26页 |
三、国贸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4页 |
(一)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误解 | 第26页 |
(二)就业信息滞后 | 第26-27页 |
(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定位 | 第27-28页 |
(四)学校课程设置缺乏职业针对性 | 第28-32页 |
(五)学生对就业认识不足 | 第32-34页 |
四、提升国贸专业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 第34-44页 |
(一)社会方面 | 第34-37页 |
1.政府要加强就业指导 | 第34-35页 |
2.企业要完善录用制度 | 第35-36页 |
3.家庭要培养良好的就业观念 | 第36-37页 |
(二)学校方面 | 第37-41页 |
1.确立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37页 |
2.加强校企合作 | 第37页 |
3.构建“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 | 第37-40页 |
4.开展形式多样就业实践活动 | 第40-41页 |
(三)学生方面 | 第41-44页 |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第41页 |
2.提升自我就业能力 | 第41-42页 |
3.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 第42-43页 |
4.提升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 第43-44页 |
五、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件1 企业调查表 | 第47-51页 |
附件2 毕业生调查表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