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方法在Z公司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1-13页 |
第2章 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理论 | 第13-16页 |
2.1 软件项目管理 | 第13-15页 |
2.1.1 项目开发管理中的过程 | 第13页 |
2.1.2 ISO9000 | 第13-14页 |
2.1.3 CMMI | 第14-15页 |
2.1.4 瀑布模型 | 第15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敏捷开发的研究 | 第16-27页 |
3.1 敏捷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3.2 Scrum | 第17-23页 |
3.2.1 Scrum框架的3个角色 | 第17-19页 |
3.2.2 Scrum框架的3个工件 | 第19-22页 |
3.2.3 Scrum框架的5个活动 | 第22页 |
3.2.4 Scrum框架的5个价值 | 第22-23页 |
3.3 Scrum的优点 | 第23-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Z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7-36页 |
4.1 Z公司概况 | 第27页 |
4.2 Z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现状 | 第27-31页 |
4.2.1 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4.2.2 会议制度 | 第29页 |
4.2.3 项目开发流程 | 第29-31页 |
4.3 Z公司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4.3.1 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4.3.2 会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4.3.3 项目开发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3.4 无法应对较频繁的需求变更的问题 | 第33-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应用Scrum改进现有软件项目管理问题 | 第36-50页 |
5.1 案例软件项目简介 | 第36页 |
5.2 改进的总体思路 | 第36-37页 |
5.2.1 采用局部的改进方式 | 第36-37页 |
5.2.2 采用非公开的改进方式 | 第37页 |
5.3 团队组织结构的改变 | 第37-40页 |
5.3.1 项目经理 | 第37-38页 |
5.3.2 业务分析师 | 第38-39页 |
5.3.3 架构师 | 第39-40页 |
5.3.4 其他人员 | 第40页 |
5.4 团队会议制度的改变 | 第40-41页 |
5.5 项目开发流程的改变 | 第41-47页 |
5.5.1 短期迭代开发流程 | 第41-42页 |
5.5.2 产生产品待办事项列表 | 第42-43页 |
5.5.3 Sprint第一阶段 | 第43-45页 |
5.5.4 Sprint第二阶段 | 第45-46页 |
5.5.5 Sprint第三阶段 | 第46-47页 |
5.5.6 Sprint回顾会议 | 第47页 |
5.6 改进效果评价 | 第47-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实施Scrum的其它建议 | 第50-55页 |
6.1 Scrum的角色 | 第50-52页 |
6.2 Scrum的团队 | 第52-5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