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2.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历程及原因分析 | 第18-3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互联网概念 | 第18页 |
2.1.2 海外上市概念 | 第18-19页 |
2.2 海外上市历程 | 第19-22页 |
2.2.1 海外上市“五次浪潮” | 第19-22页 |
2.2.2 海外上市启示 | 第22页 |
2.3 海外上市原因 | 第22-35页 |
2.3.1 国内融资难与国外创投参与 | 第23-24页 |
2.3.2 国内上市标准严格 | 第24-32页 |
2.3.3 国外配套制度完善 | 第32页 |
2.3.4 国内外股权结构差异 | 第32-35页 |
3. 中美关于支持互联网创新型企业的制度比较 | 第35-47页 |
3.1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 | 第36-38页 |
3.1.1 美国股票发行注册制 | 第36-37页 |
3.1.2 中国股票发行核准制 | 第37-38页 |
3.1.3 美国注册制更适合互联网行业发展 | 第38页 |
3.2 监管配套制度 | 第38-43页 |
3.2.1 美国监管配套制度 | 第39-41页 |
3.2.2 中国监管配套制度 | 第41-42页 |
3.2.3 美国监管配套制度更支持互联网行业成长 | 第42-43页 |
3.3 公司股权结构制度 | 第43-47页 |
3.3.1 美国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 第43-45页 |
3.3.2 中国单一股权结构制度 | 第45-46页 |
3.3.3 美国双重股权制度更匹配互联网行业融资模式 | 第46-47页 |
4.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启示 | 第47-52页 |
4.1 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 | 第47-48页 |
4.1.1 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 | 第47-48页 |
4.1.2 明确注册制改革路径 | 第48页 |
4.2 完善注册制推行的制度配套 | 第48-50页 |
4.2.1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 | 第48-49页 |
4.2.2. 树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 第49页 |
4.2.3 建立和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 第49-50页 |
4.3 适时推出双重股权结构 | 第50-52页 |
4.3.1 制度设计预留出双重股权结构空间 | 第50-51页 |
4.3.2 推出双重股权制度试点 | 第51-52页 |
5. 总结和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