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目次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 第14-18页 |
·代谢组学的概念 | 第14-15页 |
·代谢组学的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 | 第16-17页 |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立论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建立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 | 第21-24页 |
·引言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动物预实验 | 第21-22页 |
·动物实验过程 | 第2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LC-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24-35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方法描述 | 第24-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6页 |
·血清样本预处理及LC-MS分析 | 第26-27页 |
·LC-MS数据处理 | 第27页 |
·肝脏样本预处理及UPLC-TOF-MS分析 | 第27页 |
·UPLC-TOF-MS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代谢物鉴定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8-29页 |
·LC-MS代谢物谱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下大鼠代谢物谱差异 | 第30-31页 |
·表征代谢物谱差异的生物标记物 | 第31-33页 |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机制探讨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35-46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样本预处理及GC-MS分析 | 第35-36页 |
·GC-MS数据处理 | 第36页 |
·代谢物鉴定 | 第36页 |
·结果部分 | 第36-46页 |
·GC-MS代谢物谱分析 | 第36-40页 |
·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甲素作用下大鼠代谢物谱差异 | 第40-41页 |
·表征代谢物谱差异的生物标记物 | 第41-44页 |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机制探讨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基于mutil-block PCA的多分析平台的代谢组学数据信息融合研究 | 第46-53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实验数据来源 | 第47页 |
·多块主成分分析算法简介 | 第47-49页 |
·结果部分 | 第49-5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3-56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肝损伤的LC-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53页 |
·雷公藤甲素致大鼠肝损伤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53-54页 |
·基于多分析平台的代谢组学数据信息融合研究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基于质谱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学 | 第54页 |
·组学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改进 | 第54-55页 |
·雷公藤甲素所致肝毒性的机制研究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