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面妆审美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资料查阅法 | 第14-15页 |
二、实例参证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一、论文研究成果 | 第15页 |
二、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汉代女性面妆审美观的形成研究 | 第18-44页 |
第一节 汉代女性面妆的的概述及文化内涵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汉代女性面妆的构成要素 | 第20-39页 |
一、基础面妆 | 第20-25页 |
(一)面部清洁 | 第20-21页 |
(二)面部滋润 | 第21-22页 |
(三)白妆打底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二、重点面妆 | 第25-39页 |
(一)红妆 | 第25-28页 |
(二)眉妆 | 第28-33页 |
(三)唇妆 | 第33-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节 汉代女性审美观的特征 | 第39-41页 |
一、肤以白为美 | 第39-40页 |
二、脸颊以红为美 | 第40页 |
三、眉以黑为美 | 第40页 |
四、唇以小为美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影响汉代女性面妆形成的因素 | 第41-44页 |
一、男性审美观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 第42页 |
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四、民族融合的影响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汉代女性面妆的特征研究 | 第44-50页 |
第一节 汉代女性面妆的形制特征 | 第44-45页 |
一、柔和典雅 | 第44-45页 |
二、种类繁多 | 第45页 |
第二节 汉代女性面妆的功能 | 第45-47页 |
一、装扮功能 | 第45-46页 |
二、传神功能 | 第46页 |
三、表征功能 | 第46-47页 |
四、构形功能 | 第47页 |
第三节 汉代女性面妆风俗特征 | 第47-49页 |
一、等级制 | 第47-48页 |
二、时代感 | 第48页 |
三、实用和审美的统一性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汉代女性面妆对现代时尚设计的影响 | 第50-53页 |
第一节 对高级时装造型的影响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对舞台和影视化妆造型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对日常生活化妆的影响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3-55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