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神经生理学论文

高等真菌鸟巢烷二萜和杂萜的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神经营养因子的分类、结构、受体及其引发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效应第11-23页
    1.1 神经营养因子的分类第11-13页
    1.2 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第13-14页
    1.3 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及其引发的信号通路第14-21页
    1.4 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效应第21-23页
第二章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系统疾病第23-27页
    2.1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内的转运机制第23页
    2.2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23-27页
第三章 鸟巢烷二萜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第27-49页
    3.1 来源于黑蛋巢菌属(Cyathus)的鸟巢烷二萜第27-33页
    3.2 来源于猴头菌属(Hericium)的鸟巢烷二萜第33-37页
    3.3 来源于肉齿菌属(Sarcodon)的鸟巢烷二萜第37-45页
    3.4 来源于黑栓齿菌(Phellodon niger)的鸟巢烷二萜第45-47页
    3.5 论文设计思想第47-49页
第四章 鸟巢烷二萜Sarcodonin G系列衍生物及Striatoid系列化合物对NGF诱导的PC-12细胞的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第49-68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9-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7页
    4.4 讨论第67-68页
第五章 鸟巢烷二萜Sarcodonin G系列衍生物对NGF诱导的PC-12细胞的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第68-93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8-7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7-91页
    5.4 讨论第91-93页
第六章 猴头菇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第93-122页
    6.1 引言第93-94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4-10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2-122页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创新点第122-124页
    7.1 研究结果第122-123页
    7.2 创新点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5页
附录第135-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作者简介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碳、水通量测定及蒸散量的模拟研究
下一篇:两性—阴(阳)离子复配修饰黏土的修饰机制及其对菲、Cr(Ⅵ)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