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10-11页 |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极限状态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HRB500钢筋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HRB500钢筋的特点及其力学性能 | 第12-14页 |
| ·HRB500钢筋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设计概况 | 第17-31页 |
| ·试验梁的制作 | 第17-24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19页 |
| ·试验梁设计制作 | 第19-24页 |
| ·静载试验设计 | 第24-27页 |
| ·加载方式及制度 | 第24-25页 |
| ·静载破坏标志 | 第25页 |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25-27页 |
| ·动载试验设计 | 第27-31页 |
| ·加载方式及制度 | 第27-29页 |
| ·动载破坏标志 | 第29页 |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现象及分析 | 第31-41页 |
| ·试验过程现象分析 | 第31-33页 |
| ·疲劳荷载作用现象 | 第31页 |
| ·静载试验现象 | 第31-33页 |
| ·试验现象分析 | 第33页 |
| ·裂缝分析 | 第33-35页 |
| ·跨中正截面应变分析 | 第35-36页 |
| ·受拉区非预应力纵筋应变分析 | 第36-38页 |
| ·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应变分析 | 第38-39页 |
| ·受力过程分析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极限抗弯承载力分析 | 第41-63页 |
| ·基本假定 | 第41-42页 |
| ·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42-43页 |
| ·影响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因素 | 第43-45页 |
| ·试验梁荷载 - 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曲线分析 | 第45-49页 |
| ·不同非预应力筋强度等级情况 | 第45-46页 |
| ·不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情况 | 第46-47页 |
| ·不同加载形式情况 | 第47-48页 |
| ·不同综合配筋率情况 | 第48-49页 |
| ·各国规范及诸多学者无粘结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 第49-61页 |
| ·计算公式分析 | 第50-60页 |
| ·公式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7页 |
| ·养护前景展望 | 第64-65页 |
| ·其他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