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飞虱的概述 | 第9-10页 |
| ·飞虱的分类地位 | 第9页 |
| ·飞虱的形态特征 | 第9页 |
| ·飞虱的生活习性 | 第9页 |
| ·飞虱的危害 | 第9-10页 |
| ·昆虫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昆虫内共生菌概述 | 第10页 |
| ·昆虫与内共生菌的相互关系 | 第10-11页 |
| ·昆虫共生菌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飞虱体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分子生物学在真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核酸序列分析 | 第15页 |
| ·核酸序列分析在真菌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多核酸序列分析在真菌中的应用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9页 |
| 2 引言 | 第19-20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 ·材料 | 第20-22页 |
| ·供试虫源 | 第20页 |
| ·LB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30页 |
| ·宿主飞虱的鉴别 | 第22页 |
| ·共生菌的获取 | 第22页 |
| ·类酵母共生菌的形态学观察 | 第22页 |
| ·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22-23页 |
| ·DNA浓度和质量检测 | 第23页 |
| ·PCR扩增反应引物、体系和程序 | 第23-25页 |
| ·PCR扩增产物的测序 | 第25-27页 |
| ·序列数据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7-3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 ·宿主飞虱的鉴定 | 第30-31页 |
| ·总DNA的质量检测 | 第31页 |
| ·nuc-SSU部分区段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31-32页 |
| ·nuc-LSU部分区段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32页 |
| ·EF-1α部分区段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32-33页 |
| ·RPB1部分区段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33页 |
| ·RPB2部分区段扩增和克隆结果 | 第33-34页 |
| ·飞虱类虫草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43页 |
| ·基于五个基因位点序列对类虫草共生菌分类地位的确定 | 第34-36页 |
| ·基于SSU rDNA序列对9株飞虱类虫草共生菌分子鉴定 | 第36-41页 |
| ·基于EF-1α序列对黑斑纹翅飞虱类虫草共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1-43页 |
| ·飞虱共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第43-48页 |
| ·烟翅白背飞虱共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44-45页 |
| ·长绿飞虱共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45-46页 |
| ·黑边梅塔飞虱共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 第46-48页 |
| 5 讨论 | 第48-50页 |
| 6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