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 1 前言 | 第11-18页 |
| ·植物花色苷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中转录因子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MYB转录因子概述 | 第13-14页 |
| ·bHLH转录因子概述 | 第14-15页 |
| ·WD40转录因子概述 | 第15页 |
| ·MYB,bHLH,WD40转录因子复合体调控花色苷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转录因子在观赏植物中调控功能验证的主要方法与应用 | 第17-18页 |
| ·瞬时表达 | 第17-18页 |
| ·其他方法 | 第18页 |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三色堇花瓣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 | 第20-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6-30页 |
| ·小结 | 第26页 |
| ·讨论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VwMYB27,VwbHLH1基因RT-qPCR表达分析 | 第30-3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三色堇花瓣总RNA提取 | 第30页 |
| ·RT-qPCR内参引物的筛选与确定 | 第30-32页 |
| ·内参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 ·内参引物的筛选 | 第31-32页 |
| ·模板的制备 | 第31页 |
| ·构建标准曲线 | 第31页 |
| ·内参基因的确定与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 ·VwMYB27,VwbHLH1基因RT-qPCR | 第32-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RNA提取 | 第33页 |
| ·RT-qPCR内参引物的确定 | 第33-35页 |
| ·VwMYB27,VwbHLH1表达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 ·标准曲线及相关系数、扩增曲线 | 第35-36页 |
| ·VwMYB27,VwbHLH1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 | 第36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VwMYB27,VwbHLH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5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 ·VwMYB27,Vw bHLH1基因cDNA序列克隆 | 第38-42页 |
| ·VwMYB27,Vw bHLH1基因cDNA序列克隆引物设计 | 第38页 |
| ·5'/3’RACE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38-41页 |
| ·VwMYB27,VwbHLH1基因5'/3'RACEPCR序列TA克隆与测序 | 第41-42页 |
| ·VwMYB27,VwbHLH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 ·VwMYB27 cDNA全长克隆及VwbHLH1基因cDNA片段克隆 | 第42-43页 |
| ·三色堇VwMYB27和VwbHLH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50页 |
| ·VwMYB27序列分析 | 第43-49页 |
| ·VwbHLH1核酸序列分析 | 第49-50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VwMYB8,VwMYB27瞬时表达与VwMYB27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1-6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 ·植物材料 | 第51页 |
| ·VwMYB27-PBI221,VwMYB8-pXCS载体的构建 | 第51-54页 |
| ·开放阅读框PCR扩增 | 第51-52页 |
| ·目的基因的回收、测序、TA克隆、测序 | 第52-54页 |
| ·基因枪介导瞬时表达 | 第54-55页 |
| ·金粉准备 | 第54页 |
| ·DNA微弹制备 | 第54-55页 |
| ·基因枪轰击操作 | 第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 ·VwMYB27-pBI221,VwMYB8-pXCS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7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55-56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57页 |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验证 | 第57页 |
| ·VwMYB8,VwMYB27基因瞬时表达结果 | 第57-60页 |
| ·VwMYB27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 | 第60-61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1页 |
| ·讨论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VwMYB27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转录表达 | 第62-6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 ·烟草无菌播种 | 第62页 |
| ·VwMYB27-pCAMBIA130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62-63页 |
| ·开放阅读框PCR扩增 | 第62页 |
| ·质粒双酶切 | 第62页 |
| ·连接 | 第62-63页 |
| ·农杆菌介导VwMYB27转化烟草 | 第63-64页 |
| ·重组表达载体对农杆菌的转化 | 第63-64页 |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6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8页 |
| ·VwMYB27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4-67页 |
| ·质粒提取 | 第64-65页 |
| ·双酶切 | 第65页 |
| ·VwMYB27-Pcambia1301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65-67页 |
| ·VwMYB27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对农杆菌的转化 | 第67页 |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67-68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8页 |
| ·讨论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1 结论 | 第69-70页 |
| 2 展望 | 第70-71页 |
| 附表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个人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