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对风浪消减及水体再悬浮和营养盐的影响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沉积物再悬浮 | 第9-10页 |
·沉积物再悬浮的发生机制 | 第9-10页 |
·国内外对沉积物再悬浮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2-13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 第12页 |
·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2-13页 |
·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水生植物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水生植物在风浪消减方面的作用研究 | 第16-25页 |
·前言 | 第1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实验装置 | 第16-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8-24页 |
·大风条件下不同芦苇密度的波浪高度变化 | 第18-20页 |
·中风条件下不同芦苇密度的波浪高度变化 | 第20-22页 |
·小风条件下不同芦苇密度的波浪高度变化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水生植物对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 | 第25-33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设置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实验设计和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结果计算 | 第27页 |
·研究结果 | 第27-32页 |
·大风条件下SPM质量浓度的变化 | 第27-28页 |
·中风条件下SPM质量浓度的变化 | 第28-29页 |
·小风条件下SPM质量浓度的变化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水生植物对水体营养盐水平的影响研究 | 第33-46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设置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采样及分析 | 第35-37页 |
·样品采集 | 第35页 |
·水样总氮测定 | 第35-36页 |
·水样中总磷的测定 | 第36-37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5页 |
·水体基本性质的变化 | 第38-39页 |
·水体中总氮含量的变化 | 第39-41页 |
·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变化 | 第42-44页 |
·不同水生植物共同作用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