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市雾霾的社会经济成因及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雾霾概述第11-12页
     ·雾霾成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雾霾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8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8-20页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6页
   ·路径分析原理第21-22页
   ·协同治理第22-23页
   ·庇古管理手段和科斯管理手段第23页
   ·自愿行为第23页
   ·命令和控制型的环境政策:标准第23-24页
   ·激励型的环境政策:排污费和补贴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分析第26-31页
   ·北京市污染物含量长期变化特征第26-27页
   ·北京市能见度长期变化特征第27页
   ·北京市霾日数长期变化特征第27-28页
   ·北京市近期空气质量状况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北京市雾霾成因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第31-38页
   ·北京市雾霾成因的理论分析第31-32页
   ·分析模型构建第32-34页
   ·北京社会经济因素与能耗关系分析第34页
   ·北京能耗与空气污染物以及霾日数关系分析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治理机制研究第38-52页
   ·政府参与雾霾治理的相应措施第39-40页
   ·企业参与雾霾治理的相应措施第40-42页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第40-41页
     ·各企业间协作机制的建立第41-42页
   ·教育科研单位推动技术发展助力节能减排第42-43页
   ·公众环保意识及行动的提高第43页
   ·不同主体间协作机制的建立第43-51页
     ·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机制第43-47页
     ·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协同机制第47-49页
     ·建立政府与教育科研单位的协同机制第49页
     ·建立企业与公众的协同机制第49-51页
     ·建立教育科研单位与公众的协同机制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SFC重大研究计划对学科交叉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航空燃油泵空化性能分析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