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1 引言 | 第14-1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5-43页 |
| ·FeCrAl不锈钢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 第15-16页 |
| ·FeCrAl不锈钢凝固特性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Fe-Cr-Al三元富铁角相图 | 第16-17页 |
| ·FeCrAl不锈钢的相变与析出 | 第17-19页 |
| ·FeCrAl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 第19-20页 |
| ·传统工艺和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 ·薄带快速凝固研究 | 第19-20页 |
| ·凝固过程特性 | 第20-40页 |
| ·液固相线温度 | 第20-24页 |
| ·溶质再分配与偏析 | 第24-29页 |
| ·液固界面形貌的演变 | 第29-38页 |
| ·铸锭凝固组织改善 | 第38-4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40-4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40页 |
| ·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 3 FeCrAl不锈钢液固相线的确定 | 第43-64页 |
| ·DSC测定液固相线 | 第43-48页 |
| ·材料准备 | 第43-44页 |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问题讨论 | 第47-48页 |
| ·FeCrAl不锈钢的凝固路径 | 第48-50页 |
| ·液相线的计算与分析 | 第50-55页 |
| ·Thermo-calc计算液相线 | 第50-52页 |
| ·公式法计算液相线 | 第52-55页 |
| ·固相线的计算与分析 | 第55-62页 |
| ·固相线的计算方法 | 第55-57页 |
| ·固相线的计算公式 | 第57-62页 |
| ·问题讨论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4 凝固界面形貌的转变与偏析 | 第64-87页 |
| ·材料准备 | 第64页 |
| ·研究方法 | 第64-67页 |
| ·不同冷速下的液固界面形貌 | 第67-76页 |
| ·v'=0.012℃/s的界面形貌分析 | 第68-70页 |
| ·v'=0.3℃/s的界面形貌分析 | 第70-72页 |
| ·v'=0.6℃/s的界面形貌分析 | 第72-73页 |
| ·v'≥1.2℃/s的界面形貌分析 | 第73-76页 |
| ·不同界面形貌的溶质分配 | 第76-85页 |
| ·v'=0.012℃/s的溶质分配 | 第76-82页 |
| ·v'=0.3℃/s的溶质分配 | 第82-83页 |
| ·v'=0.6℃/s的溶质分配 | 第83-84页 |
| ·v'≥1.2℃/s的溶质分配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5 FeCrAl不锈钢相图研究 | 第87-123页 |
| ·Thermo-calc软件与相图计算 | 第87-88页 |
| ·平衡相组成的确定 | 第88-97页 |
| ·相接触法则 | 第88-89页 |
| ·平衡相组成 | 第89-93页 |
| ·元素在各相的含量 | 第93-97页 |
| ·Fe-Cr-Al-C-Si-Mn多元系垂直截面图 | 第97-119页 |
| ·w_(Al)-T垂直截面图 | 第97-99页 |
| ·w_(Cr)-T垂直截面图 | 第99-101页 |
| ·w_C-T垂直截面图 | 第101-111页 |
| ·w_(Si)-T垂直截面图 | 第111-118页 |
| ·w_(Mn)-T垂直截面图 | 第118-119页 |
| ·FeCrAl不锈钢的平衡相变路径 | 第119-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 6 FeCrAl不锈钢的Ti处理 | 第123-144页 |
| ·TiN的析出条件分析 | 第123-125页 |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125-128页 |
| ·铸锭的熔炼与浇注 | 第125页 |
| ·低倍组织和金相研究 | 第125-126页 |
| ·高温拉伸试验研究 | 第126-128页 |
| ·Ti对铸锭凝固组织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 ·实验结果 | 第128-129页 |
| ·分析讨论 | 第129-130页 |
| ·Ti对铸锭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138页 |
| ·高温抗拉强度的比较与分析 | 第130-131页 |
| ·断口宏观分析 | 第131-132页 |
| ·断口显微分析 | 第132-138页 |
| ·Ti的赋存状态分析 | 第138-143页 |
| ·Ti的使用建议 | 第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 7 结论 | 第144-146页 |
| 附录A 液相线、Scheil凝固与相图的计算方法 | 第146-158页 |
| 1) 液相线计算方法 | 第146-148页 |
| 2) Scheil凝固曲线与溶质分配计算方法 | 第148-151页 |
| 3) 平衡相组成计算方法 | 第151-153页 |
| 4) 元素在各相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153-154页 |
| 5) 多元系垂直截面图的计算方法 | 第154-1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8-168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68-172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