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北宋中期水灾处置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1 绪论第9-16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第10-16页
     ·灾害统计第10-11页
     ·河政及河患的影响第11-13页
     ·救灾荒政及其社会影响第13-14页
     ·治水思想研究第14-16页
2 北宋中期朝臣治水分歧第16-26页
   ·北宋中期治水中钱财使用方法的争议第16-18页
   ·北宋中期治水具体方法运用的争议第18-20页
   ·北宋中期治水者治水动机的争议第20-26页
3 北宋中期治水方法第26-34页
   ·筑堤法第27-29页
   ·分流法第29-31页
   ·固堤法第31-32页
   ·疏浚法第32-34页
4 北宋中期治水资金人力投入第34-44页
   ·北宋中期治水资金人力投入特征第34-38页
     ·北宋中期治水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第34-36页
     ·北宋治水所用夫役数量第36-38页
   ·北宋中期政府重视治水的原因第38-44页
     ·水灾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性影响第38-39页
     ·北宋中期水灾对社会统治秩序的影响第39-44页
5 北宋中期基层官员在水灾信息传递中作用第44-51页
   ·水灾信息的收集者第44-46页
   ·水灾信息的上传者第46-47页
   ·救灾政策的执行者第47-51页
6 北宋中期灾害救济中官民关系的变化第51-59页
   ·北宋中期灾害处置中官民互需性第51-52页
     ·北宋中期政府对社会稳定的需求第51页
     ·灾民需要政府的水灾处置力量的帮助第51-52页
   ·新的水灾处置力量削弱了灾害救济中官民关系的稳定性第52-55页
     ·富民群体对平民的影响力第53-54页
     ·富民群体救济具有民间救助性质第54-55页
   ·北宋中期灾害救济成效影响官民关系紧密性第55-59页
     ·北宋中期朝廷须具有积极救灾动机第55-56页
     ·北宋中期政府救济措施需保障救济效果第56-59页
7 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救济机构研究--以重庆市振济委员会为例(1939-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