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湖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页 |
|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6-1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2页 |
| ·地理概况 | 第18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页 |
| ·构造运动简史 | 第18-19页 |
| ·地层分布特征 | 第19页 |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9-21页 |
| ·取资料简况 | 第21-22页 |
| 第3章 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22-30页 |
| ·小层划分与对比思路 | 第22-23页 |
| ·百口泉组小层划分与对比 | 第23-27页 |
| ·百口泉组地层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 ·百口泉组小层顶面构造 | 第28-30页 |
| 第4章 砂砾岩成因分类及岩石相分布研究 | 第30-37页 |
| ·国内外砂砾岩分类现状 | 第30-31页 |
| ·砂砾岩沉积成因分类的理论依据及其分类方案 | 第31-32页 |
| ·砂砾岩储层岩石相类型及其特征差异 | 第32-34页 |
| ·砂砾岩岩石相分布研究 | 第34-37页 |
| 第5章 沉积微相分析 | 第37-49页 |
| ·沉积相的识别及内部微相划分 | 第37-42页 |
| ·单井沉积相分析 | 第42-43页 |
| ·连井沉积相分析 | 第43-46页 |
| ·平面沉积相分析 | 第46-47页 |
| ·沉积微相与岩石相的对应关系 | 第47-49页 |
| 第6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49-62页 |
| ·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 第49-51页 |
| ·储集空间类型研究 | 第51-54页 |
| ·储集物性特征研究 | 第54-55页 |
| ·成岩作用研究 | 第55-62页 |
| 第7章 储集物性控制因素分析与储层分类评价 | 第62-80页 |
| ·不同沉积成因砂砾岩间微观特征差异 | 第62-64页 |
| ·不同沉积成因砂砾岩间物性差异 | 第64-67页 |
| ·不同沉积成因砂砾岩间含油性差异 | 第67页 |
| ·不同沉积成因砂砾岩间试油量差异 | 第67-73页 |
| ·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储层预测 | 第73-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个人简介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