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家蚕脑转录组分析和转录因子BmSGF1的功能及其进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1 前言第18-38页
   ·转录组概述第18-21页
     ·转录组学研究方法第18页
     ·第二代测序技术平台第18-19页
       ·Roche 454测序技术第19页
       ·Illumina测序技术第19页
       ·ABI SOLID测序技术第19页
     ·转录组的复杂性第19-20页
     ·昆虫转录组学研究现状第20-21页
   ·家蚕神经概述第21-24页
     ·家蚕神经系统的构造第22页
     ·家蚕神经发育及其调控的研究第22-24页
   ·Fox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24-34页
     ·Fox转录因子的命名与分类第24-25页
     ·Fox蛋白的结构第25-26页
       ·一级结构第25页
       ·Forkhead结构域(FHD)的三维特征第25-26页
     ·Fox蛋白DNA识别机制第26-27页
     ·Fox蛋白的主要功能第27-33页
       ·在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第27-29页
       ·在生物发育方面的作用第29-31页
       ·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作用第31-32页
       ·在新陈代谢方面的作用第32页
       ·在人类疾病方面的作用第32-33页
     ·Fox家族成员的分子进化第33-34页
   ·分子进化及其研究方法第34-36页
     ·分子进化第34页
     ·分子进化的研究方法第34-36页
       ·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第34-35页
       ·DNA多态性分析第35页
       ·中性检验第35-36页
   ·人工选择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第36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6-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70页
   ·实验材料第38-46页
     ·实验蚕品种第38页
     ·质粒和菌株第38页
     ·生化试剂第38-40页
     ·相关溶液的配置第40-44页
     ·PCR引物第4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4-45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70页
     ·家蚕脑转录组分析第46-54页
       ·家蚕脑组织的采集第46页
       ·家蚕脑组织总RNA的提取及检测第46-47页
       ·mRNA的纯化第47-48页
       ·mRNA打断及其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48页
       ·cDNA第二条链的合成第48-49页
       ·末端修复第49页
       ·′末端加polyA第49页
       ·加测序接头(Adapter)第49页
       ·连接产物胶回收第49-50页
       ·PCR第50页
       ·PCR产物的胶回收纯化第50页
       ·Solexa高通量测序第50页
       ·测序数据信息分析第50-54页
       ·基因结构优化第54页
       ·新转录本预测第54页
       ·可变剪切分析第54页
     ·BmSGF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4-65页
       ·家蚕5龄第3天后部丝腺总RNA的提取第54-55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55-56页
       ·PCR扩增第56页
       ·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第56-57页
       ·连接反应第57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57页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测序第57-58页
       ·质粒提取第58页
       ·抗原片段的选择与PCR扩增第58-59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9-60页
       ·重组质粒的原核表达第60-61页
       ·SDS-PAGE电泳第61-62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62-63页
       ·家兔抗BmSGF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63页
       ·ELISA检测第63页
       ·Western blotting检测第63-64页
       ·免疫荧光染色第64-65页
     ·BmSGF1的RNAi分析第65-68页
       ·BmSGF1 dsRNA的制备第65-67页
       ·显微注射第67页
       ·免疫荧光染色第67页
       ·荧光定量PCR第67-68页
     ·序列多态性分析第68页
     ·中性检验第68-69页
     ·荧光定量PCR分析第69页
     ·家蚕和野蚕 sage 基因组序列比对第69-7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0-97页
   ·家蚕脑转录组研究第70-81页
     ·产量统计第70页
     ·随机性评估第70页
     ·组装结果第70-72页
     ·基因表达注释第72-73页
     ·Unigene功能注释第73-77页
       ·NR分析第73-74页
       ·COG分析第74-76页
       ·GO分析第76页
       ·KEGG pathway分析第76-77页
     ·基因结构优化及新转录本的预测第77-79页
       ·基因结构优化结果第77-78页
       ·新转录本检测结果第78-79页
     ·可变剪切结果分析第79-80页
     ·家蚕、果蝇以及人转录组比较第80-81页
   ·BmSGF1基因的功能研究第81-90页
     ·BmSGF1序列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第81-83页
     ·BmSGF1的多克隆抗体制备第83-86页
     ·BmSGF1的表达谱第86-87页
     ·BmSGF1和BmSage在丝腺、神经共定位第87-88页
     ·BmSGF1基因的RNAi表型第88-89页
     ·荧光定量PCR结果第89-90页
   ·家蚕和野桑蚕Bmsgf1基因和Bmsage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第90-97页
     ·BmSGF1和Bmsage基因的位置确定第90-91页
     ·核苷酸多态性检验及中性检验第91-93页
     ·sage基因人工选择靶区域的推测第93页
     ·荧光定量PCR第93-94页
     ·人工靶位点的预测第94-97页
4 讨论第97-100页
   ·家蚕脑转录组分析第97页
   ·家蚕Bmsgf1的功能第97-100页
     ·Bmsgf1基因RNAi目的片段的选择第98页
     ·BmSGF1在神经中的功能第98-99页
     ·sgf1和sage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第99-100页
5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中障碍与政府驱动力优选级研究--以BIM为例
下一篇:基于miRNA和siRNA策略抗水稻条纹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