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前言第14-17页
第一部分 黄连解毒汤不同极性提取物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筛选第17-20页
 1 实验材料第17页
   ·菌株第17页
   ·药物第17页
   ·试剂第17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17页
   ·仪器第17页
 2 实验方法第17-18页
   ·菌悬液制备第17-18页
   ·黄连解毒汤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第18页
   ·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18页
 3 结果第18页
 4 讨论第18-20页
第二部分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作用研究第20-61页
 1 实验材料第20-23页
   ·菌株第20页
   ·药物第20页
   ·试剂第20页
   ·培养基制备第20-22页
   ·仪器第22-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34页
   ·EAHD对白念珠菌黏附作用的影响第23-25页
     ·菌悬液的配制第23页
     ·XTT法检测白念珠菌黏附性第23页
     ·固体平板法计数导管上黏附的白念珠菌第23页
     ·倒置显微镜观察早期黏附的白念珠菌第23页
     ·qRT-PCR检测黏附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3-25页
   ·EAHD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第25-28页
     ·菌悬液的配制第25页
     ·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第25页
     ·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第25-26页
     ·扫描电镜观察菌丝形态第26页
     ·固体平板上观测菌落形态第26页
     ·qRT-PCR检测菌丝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6页
     ·Western Blot实验第26-28页
   ·EAHD对白念珠菌分泌酶及疏水性的影响第28-30页
     ·菌悬液配制第28页
     ·分泌酶阳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力测定第28-29页
     ·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29页
     ·qRT-PCR检测毒力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9-30页
   ·EAHD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作用的影响第30-31页
     ·白念珠菌液和导管片的制备第30页
     ·EAHD对白念珠菌生物膜最低抑制浓度的测定第30-31页
     ·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实验第31页
     ·XTT法检测来自生物膜的分散细胞活性第31页
     ·导管片残余生物膜CFU计数第31页
     ·扫描电镜检查残余生物膜形态结构第31页
   ·EAHD联合FLZ抗白念珠菌耐药株第31-34页
     ·菌悬液配制第31-32页
     ·EAHD与FLZ对耐药株MIC及SMIC80 的测定第32页
     ·棋盘稀释法测定两药联合抗菌实验第32页
     ·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第32-33页
     ·HPLC法检测生物膜麦角甾醇含量第33页
     ·qRT-PCR检测麦角甾醇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33-34页
 3 结果第34-54页
   ·EAHD可显著抑制白念珠菌的早期黏附第34-37页
     ·EAHD降低白念珠菌对96孔板的黏附第34-35页
     ·EAHD减少白念珠在聚酯导管菌落数第35页
     ·EAHD抑制黏附状态白念珠菌的发育第35-36页
     ·EAHD对白念珠菌黏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6-37页
   ·EAHD可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发第37-42页
     ·倒置显微镜观察第37-38页
     ·荧光显微镜观察第38-39页
     ·扫描电镜检测第39-40页
     ·平板菌落形态第40-41页
     ·EAHD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1-42页
     ·Western blot法检测菌丝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第42页
   ·EAHD可抑制白念珠菌分泌酶活力及疏水第42-47页
     ·分泌酶阳性菌株筛选结果第42-44页
     ·EAHD对分泌酶的活力影响第44-45页
     ·EAHD对CSH的影响第45-46页
     ·EAHD对白念珠菌分泌酶及疏水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6-47页
   ·EAHD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分散无明显影响第47-50页
     ·EAHD对白念珠菌的SMIC80第47页
     ·EAHD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分散细胞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EAHD对导管片上残余生物膜菌落数的影响第48-49页
     ·EAHD对导管片上残余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第49-50页
   ·EAHD协同FLZ抗白念珠菌耐药株第50-54页
     ·EAHD与FLZ单用及联用时对白念珠菌浮游菌与生物膜的抗菌效应第50页
     ·时间-杀菌曲线第50-51页
     ·白念珠菌生物膜麦角甾醇含量第51-53页
     ·EAHD对白念珠菌耐药株麦角甾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3-54页
 4 讨论第54-61页
   ·EAHD对白念珠菌黏附性的影响第54-55页
   ·EAHD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第55-56页
   ·EAHD对白念珠菌分泌酶及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第56-58页
   ·EAHD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分散的影响第58-59页
   ·EAHD联合FLZ对白念珠菌耐药株的抗菌作用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第三部分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体内白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研究第61-70页
 1 实验材料第61页
   ·菌株第61页
   ·药物第61页
   ·试剂第61页
   ·动物第61页
   ·仪器第61页
 2 实验方法第61-64页
   ·EAHD对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的治疗作用第61-62页
     ·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分组给药并观察存活时间第62页
   ·EAHD对白念珠菌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第62-64页
     ·模型的建立及治疗第62页
     ·肺组织切片观察第62-64页
 3 结果第64-68页
   ·EAHD对白念珠菌感染小鼠存活率的影响第64-65页
   ·EAHD对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肾脏的影响第65-67页
     ·肾脏的外形观察第65-66页
     ·肾脏的菌落计数第66-67页
   ·EAHD对白念珠菌呼吸道感染小鼠肺的影响第67-68页
     ·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肺部模型的确定第67页
     ·EAHD对小鼠肺的治疗作用第67-68页
 4 讨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综述第75-86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杯鞘石斛和五月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桃红四物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