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下穿隧道施工空间效应及围岩变形影响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问题提出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隧道施工的空间效应第12-16页
     ·下穿既有建(构)筑物隧道第16-17页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第17-21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与约束损失隧道围岩特征曲线理论分析第23-34页
   ·引言第23页
   ·力学分析模型第23-27页
     ·统一强度理论第23-24页
     ·围岩位移释放系数 λ 与约束损失因子 Λ 的关系第24-27页
     ·假设条件第27页
   ·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求解第27-29页
     ·围岩弹性变形阶段第27-28页
     ·围岩塑性变形阶段第28-29页
   ·围岩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讨论第29-32页
     ·参数选取第29-30页
     ·权系数b对围岩特征曲线的影响第30-31页
     ·约束损失因子 Λ 对围岩特征曲线的影响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下沙溪隧道纵向变形规律现场测试分析第34-50页
   ·引言第34页
   ·工程概况第34-40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35-37页
     ·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第37页
     ·支护设计第37-38页
     ·设计施工工法第38-40页
   ·现场测试方法第40-42页
     ·路基分层沉降监测第40-41页
     ·拱顶沉降与周边收敛监测第41-42页
   ·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48页
     ·路基分层沉降LDP曲线规律第42-45页
     ·各开挖导坑测点沉降LDP曲线规律第45-47页
     ·周边收敛LDP曲线规律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下沙溪隧道施工空间效应数值模拟分析第50-76页
   ·引言第50页
   ·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第50-57页
     ·模型简化说明第50-51页
     ·计算边界及网格单元第51页
     ·材料参数及汽车荷载第51-55页
     ·隧道模拟施工过程第55-57页
   ·数值模型验证第57-60页
   ·围岩应力和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第60-68页
     ·围岩应力与掌子面开挖距离的关系第60-63页
     ·围岩变形与掌子面开挖距离的关系第63-66页
     ·围岩位移释放系数 λ 与掌子面开挖距离的关系第66-68页
   ·隧道施工对既有高速公路沉降影响分析第68-75页
     ·隧道横向方向上地表沉降第70-71页
     ·隧道纵向方向上地表沉降第71-73页
     ·高速公路路基分层沉降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软弱围岩下穿隧道空间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76-92页
   ·引言第76页
   ·掌子面前方围岩加固措施对隧道施工空间效应影响第76-83页
     ·考虑围岩注浆浆体不同硬化时间的影响第76-80页
     ·考虑围岩不同加固圈厚度的影响第80-83页
   ·隧道开挖方式对隧道施工空间效应影响第83-88页
     ·考虑掌子面不同开挖进尺速率的影响第83-86页
     ·考虑掌子面不同开挖面积的影响第86-88页
   ·高速公路汽车荷载对隧道施工空间效应影响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软弱围岩下穿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第92-98页
   ·引言第92页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基准第92-93页
   ·软弱围岩下穿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及其效果第93-97页
     ·掌子面先期变形控制第93-95页
     ·掌子面后期变形控制第95-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2页
   ·结论第98-100页
   ·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3,5-三芳基苯化合物的合成
下一篇:应用于车载防撞雷达线性调频源中∑-Δ小数频率综合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