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空冷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两相流中流动阻力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并联管道的流量分配特性研究 | 第16-17页 |
| ·导流叶片均流特性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空冷系统介绍 | 第20-26页 |
| ·空冷系统的类型 | 第20-22页 |
| ·直接空冷系统 | 第20-21页 |
| ·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 | 第21-22页 |
|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 | 第22页 |
| ·空冷机组的特点 | 第22-23页 |
| ·三种空冷机组的优缺点 | 第23-24页 |
| ·三种空冷机组适用条件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排汽管道形式 | 第26-35页 |
| ·排汽管道形式分类 | 第26-30页 |
| ·落地式 | 第26-27页 |
| ·悬吊式 | 第27-28页 |
| ·Y型 布置 | 第28-30页 |
| ·大直径负压蒸汽管道常采用的管道形式 | 第30-32页 |
| ·数值模拟中采用的结构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4章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 第35-44页 |
| ·数值模拟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6-41页 |
| ·基本方程 | 第36-38页 |
|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 ·求解方法 | 第38页 |
| ·网格划分 | 第38-41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 ·管件阻力系数计算方法 | 第41页 |
| ·压降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大直径负压蒸汽管道的流动特性研究 | 第44-61页 |
| ·基本结构的数值模拟 ( 结构 Ⅰ ) | 第44-46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Ⅰ ) | 第44-45页 |
| ·流量分配和总压降 ( 结构 Ⅰ ) | 第45-46页 |
| ·改进结构 Ⅱ ( 背部加装 30 °倒 角 ) 的数值模拟 | 第46-49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Ⅱ ) | 第46-47页 |
| ·流量分配及总压降 ( 结构 Ⅱ ) | 第47-49页 |
| ·改进结构 Ⅲ ( 背部加装 45 °倒 角 ) 的数值模拟 | 第49-51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Ⅲ ) | 第49-50页 |
| ·流量分配及总压降 ( 结构 Ⅲ ) | 第50-51页 |
| ·改进结构 Ⅳ ( 背部加装 60 °倒 角 ) 的数值模拟 | 第51-54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Ⅳ ) | 第51-53页 |
| ·流量分配及总压降 ( 结构 Ⅳ ) | 第53-54页 |
| ·改进结构 Ⅴ ( 背部加装 75 °倒 角 ) 的数值模拟 | 第54-56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Ⅴ ) | 第54-55页 |
| ·流量分配及总压降 ( 结构 Ⅴ ) | 第55-56页 |
| ·改进结构 Ⅵ ( 背部加装 10 5 °倒 角 ) 的数值模拟 | 第56-59页 |
| ·流场分析 ( 结构 Ⅵ ) | 第56-57页 |
| ·流量分配及总压降 ( 结构 Ⅵ )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