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交通运输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估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复杂网络上级联失效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复杂网络及其抗毁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内容和结构编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铁路网模型以及复杂网络概述 | 第16-24页 |
| ·铁路网络模型 | 第16-18页 |
| ·铁路物理网络模型 | 第16页 |
| ·铁路运输网络模型 | 第16-17页 |
| ·铁路换乘网络模型 | 第17-18页 |
| ·主要的节点重要度测算指标 | 第18-20页 |
| ·级联失效模型 | 第20-21页 |
| ·沙堆模型 | 第20页 |
| ·OPA 模型 | 第20页 |
| ·CASCAD 模型 | 第20页 |
| ·负载容量模型 | 第20-21页 |
| ·级联失效负载重分配原则 | 第21-22页 |
| ·均匀分配原则 | 第21页 |
| ·随机分配原则 | 第21页 |
| ·局部负载重分配原则 | 第21-22页 |
| ·复杂网络的抗毁性测度 | 第22-23页 |
| ·最大连通片 | 第22页 |
| ·失效规模 | 第22-23页 |
| ·代数连通度 | 第23页 |
| ·自然连通度 | 第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基于双网络的铁路运输系统站点重要度评估 | 第24-35页 |
| ·铁路运输系统站点重要度评估 | 第24-29页 |
| ·铁路运输网络模型 | 第24-25页 |
| ·网络资源分配过程 | 第25-27页 |
| ·比较分析加权二分网模型和加权单层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 ·评估网络中站点重要度的测度 | 第28-29页 |
| ·算法实现 | 第29-30页 |
| ·基于中国铁路客运系统的实例分析 | 第30-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基于负载容量模型的加权铁路网络级联失效研究 | 第35-43页 |
| ·铁路运输网级联失效模型 | 第35-37页 |
| ·负载容量非线性模型 | 第35-36页 |
| ·节点失效后其负载重新分配原则 | 第36-37页 |
| ·基于级联失效的网络抗毁性以及成本测度 | 第37页 |
| ·基于模拟网络的仿真分析 | 第37-41页 |
| ·基于铁路网络的实例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 ·总结 | 第43-44页 |
|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