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正脸化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人脸对齐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正脸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人脸对齐第14页
        1.3.3 基于3DMM的正脸化第14页
        1.3.4 技术难点第14-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8页
第二章 双眼定位第18-36页
    2.1 双眼定位算法概述第18-21页
        2.1.1 双眼定位算法的分类第18-20页
        2.1.2 特征选择第20-21页
    2.2 基于最大似然和SVM的双眼定位算法第21-25页
        2.2.1 最大似然估计第21-22页
        2.2.2 SVM第22-23页
        2.2.3 算法流程第23-25页
    2.3 基于Softcascade及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双眼定位算法第25-34页
        2.3.1 Softcascade算法第25-27页
        2.3.2 特征筛选第27-30页
        2.3.3 算法流程第30-34页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35页
    2.5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双眼预定位和SDM的人脸对齐第36-60页
    3.1 有监督下降法(SDM)第36-39页
        3.1.1 最优化方法概述第36-38页
        3.1.2 SDM基本原理第38-39页
    3.2 特征选择与编码第39-45页
        3.2.1 特征描述子概述第39-40页
        3.2.2 SIFT特征第40-42页
        3.2.3 HOG特征第42-44页
        3.2.4 LBP特征第44-45页
    3.3 模型训练第45-51页
        3.3.1 回归器训练第46-48页
        3.3.2 SDM训练第48-49页
        3.3.3 MSE准则函数求解方法第49-51页
    3.4 依据双眼位置初始化对定位效果影响第51-55页
        3.4.1 依据双眼位置初始化流程第51-52页
        3.4.2 依据双眼位置初始化对定位效果影响第52-55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3.5.1 实验测试环境第55页
        3.5.2 多姿态下实验结果第55-57页
        3.5.3 表情变化下实验结果第57-58页
        3.5.4 轻微遮挡下实验结果第58页
        3.5.5 对比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8-59页
    3.6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正脸化第60-80页
    4.1 3DMM简介第60-63页
        4.1.1 形变模型原理第60-62页
        4.1.2 模型生成第62-63页
    4.2 人脸姿态估计第63-68页
        4.2.1 透视投影第64-66页
        4.2.2 相机成像原理简介第66-67页
        4.2.3 姿态估计模型训练第67-68页
    4.3 基于3DMM的正脸化第68-72页
        4.3.1 人脸3D重建第68-71页
        4.3.2 正脸化第71-72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2-75页
        4.4.1 姿态估计结果分析第73-74页
        4.4.2 正脸化结果分析第74-75页
    4.5 正脸化对人脸识别率的影响第75-78页
        4.5.1 联合贝叶斯人脸识别算法第75-77页
        4.5.2 对比实验第77-78页
    4.6 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5.1 总结第80-81页
    5.2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液体分离传感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Android的血吸虫病防治系统手机客户端的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