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徐家围子以东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0-11页
   ·主要工作量第11-12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2-15页
   ·研究区概况第12页
   ·研究区沉积背景第12-14页
   ·研究区构造背景第14-15页
第二章 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第15-23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础理论第15-17页
     ·地层基准面原理第15页
     ·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第15-16页
     ·相分异原理第16页
     ·旋回对比法则第16-17页
   ·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及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第17-23页
     ·河流~三角洲相地层层序划分第17-18页
     ·河流~三角洲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技术研究第18-21页
     ·提出"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顶底渐变为泥岩,各层逐渐减薄"地层模式第21-23页
第三章 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第23-35页
   ·葡萄花油层物源分析第23-27页
     ·重矿物分析第23-26页
     ·泥岩颜色与物源供给第26页
     ·粒度分析第26页
     ·沉积微相特征第26页
     ·砂岩厚度第26-27页
     ·砂地比分布第27页
     ·古地貌第27页
   ·沉积相类型分析第27页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第27-29页
     ·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第28页
     ·测井微相模式第28-29页
   ·研究区目的层平面沉积微相及单砂体分布研究第29-35页
     ·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方法第29页
     ·全区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精细解剖第29-35页
第四章 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第35-45页
   ·储层孔喉结构研究第35-38页
     ·储层孔隙空间类型第35页
     ·储层孔喉配置关系第35-36页
     ·不同微相孔喉结构分析第36-38页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特征第38-42页
     ·砂岩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第38-40页
     ·砂岩储集层的原始结构特征第40-41页
     ·不同微相储层的物性特征第41-42页
   ·成岩作用的类型、序列、阶段及演化第42-43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42-43页
     ·成岩序列第43页
     ·成岩阶段第43页
     ·成岩演化第43页
   ·储层储集物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第43-45页
     ·沉积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性能的影响第44页
     ·构造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第五章 产能评价及有利油气富集区优选第45-52页
   ·产能评价方法研究第45-48页
     ·研究区产能情况第45页
     ·预测单井产能的方法第45-48页
   ·成藏模式研究第48-51页
     ·古构造演化史研究第48页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第48-49页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第49-50页
     ·榆西地区断层几何要素分析第50-51页
   ·有利油气富集区优选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6-57页
论文摘要第57-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尔逊凹陷乌南次洼铜钵庙组沉积特征研究
下一篇:榆树林油田东16加密井网区块低渗透油层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