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上市公司涉足融资租赁的现实背景 | 第12-16页 |
·实证较少与视角单一的理论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监管层面的现实意义 | 第17页 |
·新现象解释层面的理论意义 | 第17页 |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7-20页 |
·融资租赁的定义 | 第18-19页 |
·上市公司融资租赁行为的界定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本文创新点与理论贡献 | 第23-25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42页 |
·综述视角的选择:交易动机、效果与行业发展视角 | 第25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31页 |
·融资租赁理论研究基础——基于完美市场假设下的研究基础 | 第26-27页 |
·融资租赁理论研究框架——基于不完美市场假设下的研究框架 | 第27-31页 |
·国外文献简要评价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3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1-42页 |
·我国融资租赁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32-35页 |
·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研究主要框架与内容 | 第35-40页 |
·国内文献简要评价 | 第40-42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做承租人动因分析 | 第42-82页 |
·本章研究视角与研究步骤 | 第42-44页 |
·以出售回租为主的研究视角 | 第42-43页 |
·研究步骤:从替代关系到财务效用的论证 | 第43-44页 |
·出售回租与债务融资之间替代关系的确证 | 第44-52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45-47页 |
·数据与模型 | 第47-50页 |
·研究结果及意义 | 第50-52页 |
·出售回租与抵押贷款的选择 | 第52-58页 |
·理论分析 | 第52-53页 |
·数据与模型 | 第53-57页 |
·研究结果与现实意义 | 第57-58页 |
·上市公司做承租人的效果与动因:基于出售回租的事件研究 | 第58-80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9-62页 |
·数据与模型 | 第62-66页 |
·研究结果 | 第6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做出租人动因分析 | 第82-96页 |
·概述:以探索融资租赁业繁荣原因为线索的研究视角 | 第82-83页 |
·理论现实分析与研究假设:融资租赁交易动因的两种可能 | 第83-86页 |
·数据、样本与研究设计 | 第86-90页 |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5章 基于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特征下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96-112页 |
·金融危机后期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宏观特征 | 第96-98页 |
·金融危机后期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宏观特征 | 第98-101页 |
·中国融资租赁业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的微观特征 | 第101-106页 |
·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定位、发展状况与竞争力 | 第101-102页 |
·非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定位、发展状况与竞争力 | 第102-104页 |
·融资租赁业主要业务类型分析及上市公司进入融资租赁市场的业务定位 | 第104-106页 |
·上市公司进入出租人市场的特殊风险 | 第106-109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09-112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研究局限与研究前景展望 | 第112-117页 |
·主要结论 | 第112-114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114-115页 |
·研究前景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附录A:stata事件研究程序 | 第122-124页 |
附录B:承租人样本 | 第124-126页 |
附录C:利用出售回租解决产权纠纷公告信息 | 第126-129页 |
附录D:出租人样本 | 第129-130页 |
附录E:金融租赁公司基本情况一览表 | 第130-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