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 | 第9-10页 |
·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界定标准 | 第10页 |
·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 第10-12页 |
·小结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分析 | 第21-29页 |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规律 | 第21-27页 |
·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分析 | 第21-22页 |
·交通事故路段分布规律 | 第22-23页 |
·交通事故事故形态分布规律 | 第23-24页 |
·交通事故车型分布规律 | 第24-25页 |
·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规律 | 第25-26页 |
·交通事故环境因素规律 | 第26-27页 |
·重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车路耦合安全评价研究与论证 | 第29-81页 |
·下坡车辆行驶动力学分析 | 第29-38页 |
·下坡车辆行驶阻力分析 | 第29-31页 |
·直长坡路段车辆动力特性和安全性分析 | 第31-34页 |
·长下坡路段持续制动工况下车辆制动能量分析 | 第34-36页 |
·长直坡路段车辆制动器温升分析 | 第36-38页 |
·车辆制动器温升模型的简化研究 | 第38-41页 |
·速度的简化 | 第38-39页 |
·坡道的简化 | 第39-40页 |
·制动器吸收热能比例 | 第40页 |
·制动器温升模型 | 第40-41页 |
·发动机制动试验研究 | 第41-66页 |
·试验对象的选择 | 第41-43页 |
·车辆参数与道路参数 | 第43-44页 |
·主要试验仪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44-49页 |
·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标定 | 第49-53页 |
·发动机制动试验 | 第53-54页 |
·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54-66页 |
·制动器温升模型的试验验证与相关计算分析研究 | 第66-74页 |
·验证试验简介 | 第67-68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8-72页 |
·相关计算分析 | 第72-74页 |
·基于车路耦合安全度的纵断面安全评价模型 | 第74-80页 |
·山区公路车路耦合行驶安全度定义 | 第74-75页 |
·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75-77页 |
·安全度模型的建立 | 第77-79页 |
·安全度阈值的确定 | 第79页 |
·安全评价模型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基于车路耦合安全评价模型的公路纵向设计理论 | 第81-90页 |
·现行设计理论概述 | 第81-85页 |
·道路纵断面设计 | 第81-83页 |
·工程设施设置 | 第83-85页 |
·现有理论存在缺陷 | 第85页 |
·山区公路纵向设计理论研究 | 第85-89页 |
·模型运用的初始条件 | 第85-86页 |
·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 | 第86-87页 |
·道路线形的优化与工程设施的设置 | 第87-88页 |
·其他防护设施设置与设计 | 第88页 |
·工作流程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90-92页 |
·主要结论 | 第90页 |
·本文不足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