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 第15页 |
·理论工具和方法工具 | 第15-18页 |
·理论工具 | 第15-17页 |
·方法工具 | 第17-18页 |
2.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 | 第18-24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阶段 | 第18-19页 |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阶段 | 第19-24页 |
3.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特点 | 第24-28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主体广泛性 | 第24-26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及时性与便捷性 | 第26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互动性 | 第26-27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 | 第27-28页 |
4.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模式与实现途径 | 第28-33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模式 | 第28-29页 |
·爆炸式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28页 |
·渐进式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28-29页 |
·混合式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29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实现途径 | 第29-33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 第30-31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参与渠道 | 第31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动态循环机制 | 第31-33页 |
5. 我国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问题与原因 | 第33-45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所面临的问题 | 第33-39页 |
·网络媒体信息传播混乱问题影响舆论行政监督 | 第33-36页 |
·监督乏力与权力越位问题影响网络舆论行政监督 | 第36-37页 |
·网络舆论暴力问题制约舆论行政监督 | 第37-38页 |
·监督模式运用单一问题影响网络舆论行政监督 | 第38页 |
·事前监督不到位问题影响网络舆论行政监督 | 第38-39页 |
·影响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原因 | 第39-45页 |
·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合理规范缺失是制约行政监督的原因 | 第39-41页 |
·合理规范性监督缺失成为制约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原因 | 第41-42页 |
·法制建设滞后成为制约行政监督的原因 | 第42-43页 |
·监督模式缺乏创新是制约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原因 | 第43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制约监督的原因 | 第43-45页 |
6. 加强我国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对策 | 第45-57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制度完善 | 第45-50页 |
·加强网络舆论法制建设 | 第45-46页 |
·确立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监督制度完善 | 第47-50页 |
·健全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机制 | 第50-52页 |
·预防机制 | 第50页 |
·矫正机制 | 第50-51页 |
·反馈机制 | 第51-52页 |
·网络舆论行政监督的模式创新 | 第52-57页 |
·间接型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52-54页 |
·直接型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54-55页 |
·压力型网络舆论行政监督模式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工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