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混凝土桥梁底面裂缝的检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基本介绍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人工检测 | 第13-14页 |
·利用桥梁检测车检测 | 第14页 |
·桥梁裂缝检测仪 | 第14-16页 |
·无损检测技术 | 第16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16-1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第2章 桥梁底面裂缝图像的采集系统设计 | 第20-30页 |
·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系统组成结构 | 第20-21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摄像头的选择 | 第23-25页 |
·图像的采集 | 第25-27页 |
·图像的尺寸标定 | 第27-29页 |
·拍摄距离范围的确定 | 第27页 |
·单位像素的尺寸标定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裂缝图像的预处理 | 第30-52页 |
·图像灰度化 | 第30-31页 |
·图像的灰度修正 | 第31-37页 |
·线性灰度变换 | 第32-33页 |
·灰度线性拉伸 | 第33-35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35-36页 |
·分析总结 | 第36-37页 |
·图像滤波去噪 | 第37-41页 |
·局部平均法 | 第37-39页 |
·中值滤波 | 第39-41页 |
·边缘检测 | 第41-45页 |
·一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 | 第42-44页 |
·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 | 第44-45页 |
·边缘检测算子结果对比 | 第45页 |
·灰度阈值分割 | 第45-50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裂缝图像的分析与识别 | 第52-61页 |
·连通区域标记 | 第52-53页 |
·特征提取 | 第53-55页 |
·区域面积 A 的计算 | 第53-54页 |
·外接矩形的长度 RL 和宽度 RW 的计算 | 第54页 |
·周长 P 的计算 | 第54页 |
·圆形度 C 的计算 | 第54页 |
·矩形度 R 的计算 | 第54-55页 |
·裂缝目标的识别 | 第55-57页 |
·裂缝片段的连接 | 第57-58页 |
·裂缝特征测量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桥梁底面裂缝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61-70页 |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第61页 |
·裂缝检测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第61-67页 |
·系统的组成模块 | 第61-62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62-63页 |
·功能设计 | 第63-64页 |
·软件界面设计 | 第64-67页 |
·系统运行结果图及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