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 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 第15-21页 |
|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 ·环境信息 | 第15-16页 |
| ·环境信息公开 | 第16页 |
|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16-17页 |
|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环境知情权理论 | 第17-18页 |
| ·非对称信息理论 | 第18-19页 |
|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 第19-21页 |
| 3.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现状及其缺陷 | 第21-29页 |
|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概况 | 第21-23页 |
|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缺陷 | 第23-27页 |
|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 第27-29页 |
| 4. 国外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经验的借鉴 | 第29-35页 |
| ·欧盟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31页 |
| ·美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31-32页 |
| ·日本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32-33页 |
| ·国外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 ·环境知情权的广泛主体定位 | 第33页 |
|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的界定 | 第33-34页 |
| ·以公开为原则,明确公开例外的具体指向 | 第34-35页 |
| 5. 完善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议 | 第35-42页 |
| ·完善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 ·明确公开的具体形式 | 第36-37页 |
| ·拓宽公开的权利义务主体 | 第37-39页 |
| ·规范公开的内容与例外 | 第39-40页 |
| ·完善救济的实体与程序之规定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录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