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兼谈韩国相关规定的启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课题背景第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的概述第14-19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的沿革第14-15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的现状第15-19页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第15-17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学术争议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存在的缺陷第19-25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不清晰第19-21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不清晰第19-20页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客体标准不清晰第20-21页
   ·我国缺失利益补救性原告第21-25页
     ·我国缺失"间接利害关系"原告认定第21-23页
     ·我国缺失公益诉讼原告认定第23-25页
第四章 韩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及启示第25-33页
   ·韩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的概述第25-28页
     ·韩国行政诉讼法对原告适格的规定第25-27页
     ·韩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理论第27-28页
   ·韩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对我国的启示第28-33页
     ·韩国行政诉讼原告适格标准的启示第28-30页
     ·韩国民众诉讼原告资格的启示第30-33页
第五章 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的改善意见第33-40页
   ·厘定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第33-36页
     ·明确"法律上的利益者"作为原告适格的认定第33-34页
     ·区分"直接利害关系"原告和"间接利害关系"原告认定第34-36页
   ·确立检察机关作为利益补救性原告第36-40页
     ·确立检察机关作为"间接利害关系"原告第36-37页
     ·确立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第37-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谢辞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之重构
下一篇: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以经济法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