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分组的混合P2P网络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P2P网络概述 | 第14-22页 |
·P2P网络的概述 | 第14-15页 |
·P2P网络的定义 | 第14页 |
·P2P网络的特征 | 第14-15页 |
·P2P网络的分类 | 第15-17页 |
·结构化P2P网络拓扑结构 | 第17-18页 |
·小世界模型 | 第18-19页 |
·P2P的应用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2P搜索技术 | 第22-35页 |
·非结构化搜索技术 | 第22-26页 |
·洪泛算法 | 第22-23页 |
·Query Routing算法 | 第23-24页 |
·Gnutella2 | 第24-25页 |
·基于移动Agent的搜索算法 | 第25-26页 |
·结构化搜索技术 | 第26-33页 |
·CAN | 第26-28页 |
·Chord | 第28-30页 |
·Pastry | 第30-31页 |
·Tapestry | 第31-33页 |
·混合P2P网络搜索技术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兴趣分组的混合p2p网络搜索 | 第35-57页 |
·网络拓扑结构 | 第35-46页 |
·前言 | 第35页 |
·拓扑结构 | 第35-40页 |
·资源标识符 | 第40-44页 |
·信息存储 | 第44-46页 |
·基于兴趣的P2P搜索策略 | 第46-50页 |
·兴趣组内搜索 | 第46-47页 |
·兴趣组间搜索 | 第47-48页 |
·缓冲池(Cache)操作 | 第48-50页 |
·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 第50-55页 |
·Tapestry层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 第52页 |
·树形结构层节点的加入和离开 | 第52-55页 |
·容错处理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实验分析 | 第57-62页 |
·模拟器介绍 | 第57-58页 |
·实验环境及流程 | 第58-59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Cache测试 | 第59-60页 |
·搜索成功率 | 第60-61页 |
·查全率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2-64页 |
·总结全文 | 第62-63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